时间: 2025-05-09 04: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24:26
作者:范成大 〔宋代〕
峡山逼而峻,峡泉湍以碕。
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
峡禽惟杜鹃,血吻日夜啼。
峡马类黄狗,不能长鸣嘶。
峡晓虎迹多,峡暮人迹稀。
峡路如登天,猿鹤不敢梯。
仆夫负嵎哭,我亦呻吟悲。
悲吟不成章,聊赓峡哀诗。
峡谷的山峦陡峭而逼近,峡中的泉水奔流湍急。
峡中的草丛如毡毛一般,峡中的树木多枝繁叶茂。
峡谷里只有杜鹃鸟在啼叫,鲜红的嘴唇日夜不停。
峡中的马像是黄狗,不能发出长时间的嘶鸣。
清晨的虎迹很多,傍晚的人迹却稀少。
峡路如同登天一般,猿鹤都不敢攀登。
仆人背着沉重的负担哭泣,我也在悲吟哀伤。
悲吟虽然无法成章,姑且借此续写峡谷的哀诗。
孟东野:指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诗人借鉴其风格,表现对峡山的感受与思考。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璧,号澄心,江苏常州人,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中常蕴含哲理和情感。
此诗作于范成大初入峡山时,受到峡山的壮丽景色和孤独氛围的影响,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初入峡山效孟东野》是范成大在游历峡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险峻的峡山和奔流的峡泉,展现出一种苍凉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诗的开篇便以“峡山逼而峻”勾勒出峡山的雄伟,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以“峡草如毨毛,峡树多樛枝”描绘了峡山的植被,运用比喻和形象化的手法,使得自然景色更加生动。
在诗中,杜鹃的啼叫象征着孤独和哀伤,诗人与仆人共同感受到这种孤寂。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用“峡路如登天”来形容峡山的险峻,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环境的压迫感。在此背景下,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无奈愈加显现,“我亦呻吟悲”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情感,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充满了哲理的深意。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面对壮丽峡山时的震撼与孤独,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性。
诗中用来形容峡山的词语是?
A. 陡峭
B. 平坦
C. 开阔
诗人用哪个鸟的叫声来象征孤独?
A. 燕子
B. 杜鹃
C. 黄鹂
诗中提到的“仆夫负嵎哭”是因为?
A. 天气太热
B. 负担沉重
C. 遇到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