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5: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5:15:34
老去斯文不更论,
郤因夫子话师门。
清谈不待倾三语,
胜日何知共一樽。
逐北我方填坎井,
图南谁得料鹏鲲。
过逢为说侯芭在,
卧楫生方犊有孙。
老了,文人气质已经不再重要,
只因与孔子谈论学问的门径。
清谈并不需要三言两语的倾诉,
胜过今天的饮酒欢聚。
我正在北边填补坎井,
谁能想到南方的鲲鹏呢?
偶然提及侯芭的存在,
躺在船上生的牛犊已经有了孙子。
陈师道(约1040-1100年),字师道,号隐庵,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文人。他是苏轼的好友,以其高雅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陈师道的作品通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这首诗作于陈师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当下社会的观察。诗中提到了与孔子讨论学问,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同时也显示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酬智叔见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通过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文人身份的思考与困惑。开头两句“老去斯文不更论,郤因夫子话师门”直接揭示了作者对于老年与文人身份的思考。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陈师道意识到,年华的流逝使得文人的气质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与孔子等古代圣贤的讨论和传承。
接下来的“清谈不待倾三语,胜日何知共一樽”则表达了他对当下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尽管饮酒作乐是常态,但真正有价值的交流却是不需要繁杂的言语。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逐北我方填坎井,图南谁得料鹏鲲”,展现了作者在现实中的困境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不确定性。
最后的几句“过逢为说侯芭在,卧楫生方犊有孙”,则在闲谈中透出一种对生命延续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后代的期盼。整首诗在悲凉与希望中交织,展现了陈师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与感慨。诗中通过对话与自然的描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生命的延续。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逐北我方填坎井”中的“坎井”象征什么?
a) 困境
b) 财富
c) 成功
诗中提到“鹏鲲”,它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远大的理想
c) 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