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酬应物见戏》

时间: 2025-05-12 10:37:35

诗句

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

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词句得参陪。

醒心正赖挥毫疾,误笔仍须送喜来。

书省不应烦乳媪,一时除目尽英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37:35

原文展示:

扣门赏竹任推排,兴尽归舟挽不回。
平世山林成偃蹇,新年词句得参陪。
醒心正赖挥毫疾,误笔仍须送喜来。
书省不应烦乳媪,一时除目尽英才。

白话文翻译:

敲门欣赏竹子,任意推敲,兴致已尽,归舟却无法挽留。
如今的山林变得无精打采,新年的词句却得以陪伴。
清醒的心情正仰赖于挥毫疾书,误写的笔迹也应送来喜悦。
书省不应该再去烦扰乳母,一时之间,视野中尽是英才。

注释:

  • 扣门:敲门,指敲打门来引起注意。
  • 赏竹:欣赏竹子,竹子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高洁。
  • 兴尽:兴致已尽,情绪的消退。
  • 归舟:返回的船只,比喻归去的心情。
  • 偃蹇:无精打采,形容状态消沉。
  • 新年词句:新年时写的诗句。
  • 醒心:清醒的心情。
  • 挥毫疾:快速书写,形容写作的状态。
  • 误笔:写错的笔迹。
  • 书省:书法省,指书法的领域或机构。
  • 乳媪:乳母,指照顾人的女性,常用来比喻对他人照顾的角色。
  • 英才:杰出的人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兴尽归舟”可以理解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古人常以舟来比喻人生的漂泊与不定。而“新年词句得参陪”则暗示了新年新气象,表达了诗人在新年之际仍然充满创作的激情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事的思考,风格独特,常以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新年之际,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和未来的期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感状态和对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开篇的“扣门赏竹任推排”,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闲适与自在。随后的“兴尽归舟挽不回”则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人生如舟,无法逆流而上,令人感慨万千。

接着,诗人提到“平世山林成偃蹇”,将当下的沉闷与过去的生机形成对比,凸显了社会变迁带来的失落感。然而,新年带来的“词句得参陪”则给予了诗人希望,使其在新旧交替之际仍能找到创作的动力。最后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热爱与坚持,即便是“误笔”也要带来“喜来”,展现了他对书法与诗词的执着。

整首诗情真意切,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创作的热情,反映出诗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扣门赏竹任推排:敲门欣赏竹子,随意推敲。这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兴尽归舟挽不回:兴致已尽,归舟却无法挽留,感慨时间的流逝。
  3. 平世山林成偃蹇:如今的山林无精打采,表达对社会变迁的失落。
  4. 新年词句得参陪:新年的词句给了诗人创作的陪伴,展现了希望。
  5. 醒心正赖挥毫疾:清醒的心情依赖于快速书写,表现了创作的热情。
  6. 误笔仍须送喜来:即使写错了,也要传递喜悦,体现了对艺术的热爱。
  7. 书省不应烦乳媪:书法领域不应再去打扰照顾者,象征着对创作环境的反思。
  8. 一时除目尽英才:一时之间,视野中满是优秀的人才,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舟”比喻人生,表达时间的无常。
  • 对仗:如“兴尽归舟”和“平世山林”,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竹子被赋予了人性,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创作的执着。通过对竹子的欣赏与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体现了他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代表人生的旅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 山林:象征自然与内心的宁静,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兴尽归舟挽不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无奈
    C. 快乐

  2. “醒心正赖挥毫疾”中的“挥毫”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绘画
    C. 写诗

  3. 诗中提到的“竹”象征着什么? A. 低贱
    B. 高洁
    C. 平凡

答案:

  1. B. 无奈
  2. A. 书法
  3. B. 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加侧重于对情感的细腻描写。
  • 《登高》:杜甫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陈师道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大观》

相关查询

诗一首 诗一首 双庙 白鹭洲 游潜峰 昭州感梅公挚邹道乡遗迹 陪李泰发登洪川南楼 戊午山间对雪 庭中梅花正开用旧韵贻端伯 同曾户部吴县尉张秀才北山僧房寻梅令客对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得 惊惴 齒字旁的字 羊字旁的字 包含疯的词语有哪些 有头有脑 聿字旁的字 人扶人兴 遗画 雠古 零碎不全 食字旁的字 冬夏青青 亲蚕 衣字旁的字 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妄自菲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