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词三首(左拾遗时作)》

时间: 2025-05-20 22:02:57

诗句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

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

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輼fm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2:02:57

原文展示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
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
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
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
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
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
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
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
羽仪经巷内,輼转城闉。
暝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
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哀悼与怀念。诗人以“不改延洪祚”开篇,意指皇帝的功德永存于世。接着提到皇帝的仁德和贤明,歌颂了他与尧舜同样的治国智慧。诗中提到“雨露施恩广”,形象地描绘了皇帝施恩于民的宽广。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去世的悲痛让人感慨万千,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盛景,悲叹今昔之变。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盼,惟愿能继承皇帝的遗志,继续发扬光大。

注释

  • 延洪祚: 指延续国运。
  • 揖让朝: 意指礼让朝政,形容皇帝的谦和。
  • 讴歌同戴启: 形容大家共同赞美和怀念。
  • 雨露施恩广: 比喻对人民的恩泽如同雨露般广泛。
  • 梯航会葬遥: 意指皇帝的葬礼如同远航,象征着离别的遥远。
  • 前春文祖庙: 指祭祀的地方,文祖是指文王。
  • 寿缘追孝促: 表达追求长寿和孝道的愿望。
  • 七月悲风起: 指七月的悲凉之风,暗喻国家动荡。
  • 羽仪: 指帝王的仪仗,象征皇权。
  • 暝色依陵早: 意指黄昏时分,在陵墓旁更显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子固,号晦翁,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流畅,以叙事和抒情见长,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顺宗去世之际,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追思与哀痛。顺宗在位期间,致力于恢复唐朝的盛世,然而不久即因病去世,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与动荡。诗人通过这首挽歌词,深刻反映了朝廷的沉重与民众的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皇帝的怀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开篇以“不改延洪祚”表达了对皇帝的肯定与追思,强调了他对国家的贡献。诗中多次提到皇帝的仁德和智慧,表现出诗人对贤明统治者的向往与赞美。随着诗的推进,悲绪愈加浓厚,“七月悲风起”这一句尤为引人注目,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悲凉。

诗的结尾部分,自然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希望,尤其是“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把个人的感情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关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哀悼,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展现了元稹作为一位诗人的雄心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改延洪祚: 明确皇帝的功德将永存下去。
  2. 因成揖让朝: 赞美皇帝的谦和品德。
  3. 讴歌同戴启: 形容人们共同缅怀皇帝的卓越。
  4. 遏密共思尧: 指皇帝的治国有如尧舜,令人怀念。
  5. 雨露施恩广: 形容皇帝的恩泽如雨露般滋润万民。
  6. 梯航会葬遥: 形容皇帝的葬礼与离别的悲切。
  7. 号弓那独切: 诗人的痛心之情。
  8. 曾感昔年招: 回忆往昔,感慨不已。
  9. 前春文祖庙: 提到祭祀的场所,强调历史的延续。
  10. 寿缘追孝促: 强调对孝道的追求。
  11. 业在继明兴: 表达对国家未来的期盼。
  12. 俭诏同今古: 提到古今的节俭与治国之道。
  13. 山川绕灞陵: 描绘山川景色,表达怀念之情。
  14. 七月悲风起: 直接表现出悲凉的气氛。
  15. 羽仪经巷内: 提及宫中仪仗,衬托出皇权的失落。
  16. 暝色依陵早: 黄昏时分的陵墓更显悲凉。
  17. 秋声入辂新: 秋天的声音让人感受到新的悲伤。
  18. 自嗟同草木: 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 “雨露施恩广”将恩泽比作雨露,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拟人: “秋声入辂新”将秋声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亡故皇帝的哀悼,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思。通过对皇帝生前治国理政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忧虑,体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雨露: 象征恩泽,表达对人民的关怀。
  2. 羽仪: 象征皇权与威严,代表国家的命运。
  3. 陵墓: 代表死亡与追忆,增添悲伤氛围。
  4. 秋声: 象征生命的流逝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皇帝的赞美
    • B) 对亡故皇帝的哀悼
    • C) 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 D) 对古代历史的回顾
  2. 诗中提到的“雨露”象征什么?

    • A) 恩泽
    • B) 生命
    • C) 过去
    • D) 自然
  3. 诗中“七月悲风起”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快
    • B) 悲凉
    • C) 宁静
    • D) 希望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元稹《挽歌词》与白居易《琵琶行》: 两首诗均展现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生命的感慨。元稹侧重于对国家和皇帝的哀悼,而白居易则通过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细腻度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文学史》
  3. 《元稹与白居易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淮南道中五首 其二 淮南道中五首 其一 漫成 晚夏驿骑再之凉陉观猎山间往来十有五日因书成诗 梅花 黄海棠 高昌馆道中 银州道中 西京道中 高丽馆中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肫切 卝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shu的汉字全收录_shu的汉字写法详解 费尽心机 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木字加见字念什么_木字加笔画汉字读音详解 三点水一个心汉字解析_三点水偏旁汉字详解 贝宫 物离乡贵 烟波钓徒 户字头的字 呶嚷 随风倒舵 梓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梓的读音与书写详解 隶字旁的字 判审 背信弃义 好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