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西华黄炼师》

时间: 2025-07-12 09:47:59

诗句

西华有路入中华,依约山川认永嘉。

羽客昔时留筱簜,

故人今又种烟霞。

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9:47:59

原文展示:

寄西华黄炼师
唐代:罗隐

西华有路入中华,
依约山川认永嘉。
羽客昔时留筱簜,
故人今又种烟霞。
坛高已降三清鹤,
海近应通八月槎。
盛事两般君总得,
老莱衣服戴颙家。

白话文翻译:

西华山有一条路通往中华大地,
依稀山川让我想起永嘉的风景。
当年羽士曾在此地留下竹笛,
如今故友又在这里种下了烟霞。
高坛上已降下了三清的神鹤,
海边应该能通往八月的舟楫。
盛大的事情你我都会得到,
老莱的衣服与戴颙的家世。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华:指西华山,位于今四川省,是道教圣地。
  • 中华:广义上指中国,特指中原地区。
  • 永嘉:古地名,今浙江温州市一带。
  • 羽客:道士或仙人,常指修道之人。
  • 筱簜:竹笛,古代乐器。
  • 烟霞:云雾,常用来描绘山水的迷人景色。
  • 三清鹤:指道教的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 八月槎:八月时节的竹筏,象征着水路出行。
  • 盛事:盛大的事情。
  • 老莱:老莱子,春秋时期的道家人物,以老年而乐观著称。
  • 戴颙:古代名士,象征高雅的生活方式。

典故解析:

  • 三清:道教的三位最高神祇,象征清净与长生。
  • 老莱子: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者,常用来表达对长寿和逍遥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09年),字惟上,号少隐,唐代诗人,工诗、词、赋,尤以五言绝句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罗隐的游历过程中,表达了他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故友的思念。诗中描绘了西华山的美丽和道教仙人的生活,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寄西华黄炼师》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西华山的自然美景以及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在首句中,诗人以“西华有路入中华”开篇,不仅点明了地理位置,也为整首诗奠定了背景。接着,诗人通过“依约山川认永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隐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在中间几句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羽士的生活和道教的清逸,特别是“坛高已降三清鹤,海近应通八月槎”,将道教的高洁与自然的和谐融为一体,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完美结合。最后两句,更加引人深思,诗人通过“盛事两般君总得”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而“老莱衣服戴颙家”则在哲理上引发对人生和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气韵悠长,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同时也体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期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华有路入中华:西华山有一条路通往中原,暗示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 依约山川认永嘉:依稀的山川让我想起故乡永嘉,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羽客昔时留筱簜:过去的羽士在此处留下了竹笛,象征着道教文化的传承。
  • 故人今又种烟霞:现在的故友又在此种下了美丽的烟霞,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坛高已降三清鹤:高坛上已降下了三清的鹤,表达了对道教神仙的崇敬。
  • 海近应通八月槎:海边应该能通向八月的竹筏,象征着出行的便利与自由。
  • 盛事两般君总得:无论什么盛事你我都会得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 老莱衣服戴颙家:老莱子的衣服和戴颙的家世,象征着高雅与长寿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教神仙比作“三清鹤”,展现了道教的高洁。
  • 对仗:诗中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与道教文化意象的结合,展现诗人的思想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道教文化的崇敬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华山:象征道教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 羽客:象征高洁的精神追求与超凡的生活方式。
  • 烟霞:代表美丽与神秘的自然景色。
  • 三清鹤:象征道教的长生与逍遥。
  • 八月槎:象征自由与出行的便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华山通往哪个地方?

    • A. 永嘉
    • B. 中华
    • C. 海边
    • D. 高坛
  2. 诗中提到的“羽客”指的是什么?

    • A. 学者
    • B. 道士
    • C. 商人
    • D. 诗人
  3. “老莱衣服戴颙家”中的老莱子象征什么?

    • A. 青春
    • B. 长寿
    • C. 财富
    •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但侧重于宁静与孤独的心境;而罗隐的《寄西华黄炼师》则更加注重人与道教文化的结合,表现出对故友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和杨仲轲春难度 其二 山舍早起探晴 县楼独酌 蒲生钟馗 郡斋水阁闲书·鹭鸶 夜静独登小阁有所见因书 送韩山人 塘上行 筼筜谷二首·竹答 和吴龙图韵五首·明堂肆赦不得预观感而成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簸扬糠秕 倒八字的字 谋志 噪声 遁世遗荣 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百世师 云屯森立 量金买赋 三撇旁的字 到头来 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跑竹马 挣勤 私字儿的字 包含桶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