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4:53
感皇恩
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
绿遍池塘夜来草。
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
世间多少事,邯郸道。
凭远下临,暗尘飞绕。
数点烟中树水村小。
斜阳且住,为我花间留照。
从教红满地,何须扫。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风雨过后,花园中的花朵已显得衰老,池塘边的草也在夜里变得郁郁葱葱。看花的地方不必因这花的衰败而感到恼怒。世间有多少事情,犹如邯郸之路那般曲折。远眺之下,尘埃暗暗飞舞,几株烟雾缭绕中的树木和小村庄映入眼帘。斜阳暂时停驻,愿在花间为我留下光辉。纵使满地红花,也不必去扫除。
作者介绍:葛郯,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以抒情诗和咏物诗见长,作品中常有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诗人经历一场风雨之后,借花园的景象抒发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感皇恩》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开篇以“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揭示了自然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花园中的花朵虽然因风雨而凋零,但池塘边的草却在夜里显得更加青翠,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比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新生,尽管美好事物会凋谢,但生命依旧在继续。诗中提到“看花何处,莫被此花相恼”,使人意识到不应因短暂的美好而感到惋惜,反而要学会欣赏过程中的每一刻。后面的描写中,“数点烟中树水村小”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宁静与淡泊,与小村庄的烟雾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生活的点滴都是值得珍惜的。最后“从教红满地,何须扫”,则是对当下的满足与接受,强调了即使满地的红花也无需强求完美,享受眼前的美好才是最重要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命的感悟,即使面临无常与衰败,仍需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诗词测试:
“风雨半摧残,一园花老”中的“花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邯郸道”主要象征什么?
“从教红满地,何须扫”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