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23: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23:26:44
题周子中司户乘成台三首
只须独立领秋光,
何用安排石鼓双。
平揖青原未为差,
更於竹外见长江。
这首诗的意思是:只要我独自站立,享受秋天的光辉,何必去安排那石鼓的双边景致呢?即使在青原山上平淡地相遇,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更能在竹林之外看到长江的壮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他的诗作往往融入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以独立的姿态领略秋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诗人通过“独立”和“秋光”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与对世俗繁华的淡然。在面对壮丽的景色时,诗人选择以独立的姿态去欣赏,而非通过人为的安排去修饰和渲染,这种选择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提到的“竹外见长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而长江则代表着博大与无垠,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强调独立、自足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秋光”主要指什么?
A. 夏天的阳光
B. 秋天的阳光
C. 冬天的阳光
D. 春天的阳光
诗中“竹外见长江”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自然的无知
B. 诗人的视野开阔与心胸宽广
C. 诗人对城市的向往
D. 诗人对历史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