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4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40:02
古城秋後不胜荒,人迹新行一迳长。
竹影巳摇将午日,草根犹有夜来霜。
这首诗描绘了秋后的古城景象,荒凉而寂静。人们的足迹刚刚走过一条小径,竹影在午日的阳光下摇曳,而草根上依然残留着昨夜的霜痕。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蕴含哲理,尤其擅长写田园诗。
《城头晓步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游历古城时,目睹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美丽,因而发出感慨,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城秋后的景象,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情感。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的画面:古老的城墙、荒凉的小径、摇曳的竹影以及沾有霜露的草根,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全诗的前两句“古城秋後不胜荒,人迹新行一迳长”直接点出主题,古城的荒凉与人迹的稀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后两句“竹影巳摇将午日,草根犹有夜来霜”则通过对光影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细节。特别是“草根犹有夜来霜”,不仅传达出秋天的寒意,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生命的短暂,读者仿佛能听到竹影摇曳的声音,感受到秋日凉风袭来的冷意。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情怀,也引发对历史与生命的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短暂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间无情的哀叹。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诗中“古城”指的是什么?
“草根犹有夜来霜”中“夜来霜”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春望》与《城头晓步二首》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和历史的沧桑,但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沉重感,而杨万里的诗则显得更加宁静和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