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2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3:19
咏古二首有所寄
作者:刘禹锡
车音想辚辚,不见綦下尘。
可怜平阳第,歌舞娇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
一朝复得幸,应知失意人。
寂寥照镜台,遗基古南阳。
真人昔来游,翠凤相随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贮椒房。
岂无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诗中描绘了古代车马的声音,令人想起昔日的繁华,但如今却只见不到尘土飞扬。可怜那平阳的宅第,歌舞声中流露着青春的娇媚。金屋中的美丽容颜依旧,而文人墨客的才情却是焕然一新。若能再次得到幸运,便应当懂得那些失意之人的心情。镜台前的寂寥,映照出古南阳的遗址。昔日的真人曾经游览此地,翠凤伴随在侧。如今的成就如同桑野的丰收,心愿也得以贮存于椒房。难道没有三千佳丽吗?但初心却是永远不能忘怀的。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雪舟,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风格独特的诗歌而闻名,尤其擅长律诗和古诗。他的诗作往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回忆古代的繁华,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思考。诗中的情感反映出他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失意者的同情。
刘禹锡的《咏古二首有所寄》通过对古代繁华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对比鲜明的画面:一方面是昔日车马声的热闹与青春的娇媚,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寂寥与失落。诗中多次提到“失意人”,突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感悟。通过“金屋容色在,文园词赋新”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美与才情的赞美,显示出即使在失意之时,内心的追求与向往依旧存在。
同时,刘禹锡在诗中引用历史典故,如“真人昔来游”,意在强调历史长河中的人事变化,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深度结合,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繁华的追忆与对失意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视觉效果,也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车音”主要指什么?
a) 车马的声音
b) 水流的声音
c) 风的声音
“金屋”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丽的女子
c) 诗人的家
诗中提到的“失意人”主要指:
a) 成功的人
b) 失去幸运的人
c) 忘记初心的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