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时间: 2025-05-04 04:53:04

诗句

张子卧石榻,夏子理泉窦。

孙子独不言,搘颐数烟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3:04

原文展示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张子卧石榻,夏子理泉窦。
孙子独不言,搘颐数烟岫。

白话文翻译

张子(张巨山)躺在石榻上,夏子(夏致宏)在整理泉水的流向。
孙子(孙信道)独自不言,托着下巴,静静地看着几朵缭绕的烟雾笼罩的山岫。

注释

  • 张子:张巨山,诗中的朋友之一。
  • 卧石榻:指躺在石头做的榻上,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状态。
  • 夏子:夏致宏,诗中的朋友之一,理泉窦即整理泉水流向。
  • 理泉窦:理顺泉水的流出,可能是指环境的清幽和自然的美好。
  • 孙子:孙信道,诗中的朋友之一,独自沉默。
  • 搘颐:托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的姿态。
  • 烟岫:山间的烟雾,常用来描绘山水的朦胧之美。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友人之间的闲适聚会描写,体现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约1046年-1117年),字彦甫,号涧邱,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受到当时文人的广泛推崇。他的诗风清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并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欣赏与友人间的亲密关系,表达了一种宁静而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们在山涧边的悠闲情景,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际间的温情。诗中的张子、夏子与孙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性格特征:张子悠然自得,夏子则专注于整理泉水,而孙子则沉默思考,给人一种哲人般的深邃感。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士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石榻”、“泉窦”和“烟岫”等意象,交织出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和谐、恬静的氛围,令人向往。通过对友人不同形象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友谊的多元性,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张子卧石榻:描述张巨山的闲适状态,体现出一种自在的生活态度。
  2. 夏子理泉窦:夏致宏的行动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细致关注,象征着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3. 孙子独不言:孙信道的沉默引人深思,表现出一种内敛的智慧。
  4. 搘颐数烟岫:孙信道托着下巴,凝望山间烟雾,揭示出他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卧石榻”与“理泉窦”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烟岫”,通过形象化的表达,增添了诗的美感。
  • 象征:山水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与友人一起享受山水的闲适时光,诗人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石榻:象征闲适与安宁的生活。
  • 泉窦: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 烟岫:象征神秘与哲思,引发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子在诗中做什么?
    A. 理泉窦
    B. 卧石榻
    C. 搘颐

  2. 孙子在诗中表现出什么状态?
    A. 快乐
    B. 沉默
    C. 忙碌

  3. 诗中提到的“烟岫”象征什么?
    A. 繁忙
    B. 神秘与哲思
    C. 喧嚣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但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更倾向于孤独的思考,而陈与义的诗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侧重点各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陈与义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廨後木芙蓉 过华亭 依韵答泰州王道粹学士见寄 张淳叟献诗永叔同永叔和之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目昏 宣州杂诗二十首 次韵和刘原甫紫微过予饮酒 隐真亭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四待月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遮地盖天 胪举 雷电交加 平市 毕其功于一役 修和 包含撕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从来 鹵字旁的字 独见之虑 揆文奋武 习结尾的成语 齲字旁的字 五斗折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