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三拍》

时间: 2025-05-09 06:41:58

诗句

大儿九龄色清彻,骅骝作驹已汗血。

小儿五岁气食牛,冰壶玉衡悬清秋。

罢琴惆怅月照席,人生有情泪沾臆。

离别不堪无限意,更为后会知何地。

酒肉如山又一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41:58

原文展示:

大儿九龄色清彻,
骅骝作驹已汗血。
小儿五岁气食牛,
冰壶玉衡悬清秋。
罢琴惆怅月照席,
人生有情泪沾臆。
离别不堪无限意,
更为后会知何地。
酒肉如山又一时,
只今未醉已先悲。

白话文翻译:

大儿已九岁,容貌清秀,骏马也已开始奔跑,浑身都在流汗。小儿五岁,气吞牛斗,像是能扛起大梁,冰壶和玉衡在清秋的夜空中悬挂。停下琴声,月光洒在席子上,心中惆怅,人生在世,情义绵绵,泪水湿透心头。离别之情令人无法承受,未来再次相见又不知何时何地。酒肉堆积如山,转瞬即逝,眼下虽未醉,却已先感到悲伤。

注释:

  • 九龄:指年九岁,形容大儿的年纪。
  • 骅骝:指名马,骏马的意思。
  • 汗血:比喻马的奔跑十分激烈,形象生动。
  • 气食牛:指小儿英气勃发,形容其力量与气魄。
  • 冰壶玉衡:比喻秋天的清明,表示静谧的夜空。
  • 罢琴:停止弹琴,象征心中惆怅。
  • 泪沾臆:眼泪沾湿了心房,表达深切的情感。
  • 离别:指离别之情,感慨不已。
  • 酒肉如山:比喻盛宴丰盛,形容短暂的欢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及诗人。因其忠贞不屈,著有《文山诗集》,其诗风格豪放激昂,常以国事为题材。

创作背景:

《十三拍》作于文天祥被俘之后,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诗中体现了诗人面临生死考验时的坚韧和深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诗歌鉴赏:

《十三拍》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家庭成员的成长与离别之情,表现出对亲情的深切眷恋。开篇描绘大儿子已长大,色泽清透,骏马奔腾的画面,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成长的希望;而小儿的英气则展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随着诗意的发展,琴声戛然而止,月光照在席子上,形成了一种惆怅的氛围,仿佛时间停滞,凝固了离别的痛楚。

后半部分,诗人更是通过酒肉的比喻,将眼前的欢愉与即将到来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的“未醉已先悲”不仅揭示了个人心境的复杂,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无限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儿九龄色清彻:描写大儿子的容颜清秀,暗示孩子的成长。
  2. 骅骝作驹已汗血:骏马奔跑,表现出青春的活力与拼搏。
  3. 小儿五岁气食牛:小儿虽小但气勇,展示出家庭的希望。
  4. 冰壶玉衡悬清秋:描绘静谧的秋夜,象征着冷静与思考。
  5. 罢琴惆怅月照席:琴声止,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情景。
  6. 人生有情泪沾臆:情感深厚,泪水浸透心房,表现离别的痛苦。
  7. 离别不堪无限意:离别之情难以承受,感情复杂。
  8. 更为后会知何地:对未来重聚的无奈与惋惜。
  9. 酒肉如山又一时:宴席丰盛,暗示生活的短暂。
  10. 只今未醉已先悲:尽管未醉,却已感到悲伤,反映心境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肉形容为“如山”,增强了生活的丰富与短暂感。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美。
  • 象征:月光、琴声等意象象征着抒情的心境与人生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亲情的眷恋、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离别的惆怅,展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儿、小儿:象征着家庭的希望与未来。
  • 骅骝、牛:代表力量与活力的象征。
  • 冰壶、玉衡:象征着清澈的秋夜,表示思考与冷静。
  • 酒肉:象征生活的短暂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的《十三拍》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离别的惆怅
    C. 对战争的愤怒
    D. 对未来的希望

  2. 诗中提到的小儿五岁,形容他有什么特点? A. 年幼无知
    B. 英气勃发
    C. 温柔体贴
    D. 聪明伶俐

  3. “酒肉如山”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活富裕
    B. 生活短暂
    C. 生活安逸
    D. 生活艰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李白的《将进酒》
  3.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且同样运用月光的意象。
  • 《将进酒》:与《十三拍》相比,虽然主题是欢愉的饮酒,但也同样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短暂。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到唐诗与宋诗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的异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临封八景韵 其八 猿岭飞泉 次临封八景韵 其七 景星夜月 次临封八景韵 其六 南寺钟声 次临封八景韵 其五 西山晴雪 次临封八景韵 其四 濯锦醇酤 次临封八景韵 其三 蟠龙烟雨 次临封八景韵 其二 灵洲渔唱 次临封八景韵 其一 江口归帆 竹枝词十首 其六 竹枝词十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懿媺 長字旁的字 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别出心裁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怀人 高朋满座 珠课 驱驱 雷轰电掣 安家落户 方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包含握的成语 衅雠 蜻蜓撼石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