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52:35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得山字) —— 刘长卿
羽檄催归恨,春风醉别颜。
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破竹从军乐,看花听讼闲。
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
这首诗表达了因使君(魏判官)即将离去而产生的离别之情。信使的催促让人感到惋惜,春风吹拂,令人陶醉,别离的面容显得更加悲伤。能有五匹马相送,自己却只能像一颗星星般孤独地返回。打破竹子的军乐声中,战士们欢快地从军,而我却只是在花下听诉讼事,闲适无忧。遥远的战场上,兵戈之声常常响起,尤其是在八公山附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字君彦,号景山。他的诗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作品中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表现出丰富的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作者陪同魏判官赴淮西任职,因离别而生感触,表现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战争的思考。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战乱的思考。开头两句“羽檄催归恨,春风醉别颜”,通过信使的催促与春风的温柔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表明尽管有盛大的送别仪式,诗人内心却是孤独无助的。后两句“破竹从军乐,看花听讼闲”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对军中欢愉和自己闲适生活的感慨,尽管外有喧嚣,内心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担忧与思念。最后一句“遥知用兵处,多在八公山”则暗示了战争的频繁和人们的苦难,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沉重的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的珍视与对战争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羽檄催归恨”中的“羽檄”指的是什么?
A. 信使
B. 战马
C. 酒席
D. 诗歌
诗中提到的“八公山”代表什么?
A. 友谊
B. 自然风光
C. 战争的地方
D. 节日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悲伤
C. 安逸
D.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