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7:0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7:04:37
《别蔡十四著作》
作者:杜甫
贾生恸哭后,寥落无其人。
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
献书谒皇帝,志已清风尘。
流涕洒丹极,万乘为酸辛。
天地则创痍,朝廷当正臣。
异才复间出,周道日惟新。
使蜀见知己,别颜始一伸。
主人薨城府,扶榇归咸秦。
巴道此相逢,会我病江滨。
忆念凤翔都,聚散俄十春。
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陈。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我虽消渴甚,敢忘帝力勤。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积水驾三峡,浮龙倚长津。
扬舲洪涛间,仗子济物身。
鞍马下秦塞,王城通北辰。
玄甲聚不散,兵久食恐贫。
穷谷无粟帛,使者来相因。
若凭南辕吏,书札到天垠。
贾谊在哭泣之后,世上再无他人。
谁知蔡夫子的高尚品德超越常人。
他献书拜谒皇帝,志向已然如清风荡尘。
泪水洒在丹青之上,万乘之国满是酸楚。
天地都受创伤,朝廷应有正直之臣。
奇才再度涌现,周朝的道义日益更新。
希望在蜀地能遇知己,分别时我才得以展颜。
主人去世,我扶着灵柩回到咸秦。
在巴道上相遇,我在江边病倒。
怀念凤翔的都城,相聚分离已经十春。
我年老体衰不足道,但愿你能够诉说心意。
愿国家安定,彼此如鱼水般亲密。
我虽口渴难忍,怎敢忘却帝王的辛勤。
仍然希望未腐的骨骼,能再次见到耕作的百姓。
在三峡的水中航行,浮龙倚靠在长津之上。
在惊涛骇浪中扬帆,仗着你来济助我。
马鞍下在秦塞,王城通向北辰星。
黑甲军队不散,兵员久拖恐怕贫困。
穷谷中没有粮食布帛,派来的使者来询问。
如果依靠南辕的官吏,书信能否送达天边。
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对知己的惦念与对国家的关切,表达了对友人的告别与对往事的回忆,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别蔡十四著作》是杜甫在与友人蔡十四分别时所作,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理想的追求。全诗以“贾生恸哭后”开篇,意在说明在世人离去后,真正的高尚之人变得稀缺,表达了对蔡夫子的敬仰之情。接着,杜甫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虽经历艰辛,却始终不忘为国为民的责任。
在诗的后半部分,杜甫回忆与友人相知相逢的日子,感叹时光如流水般匆匆而逝,十春的聚散让他更加珍惜与蔡十四的情谊。诗中不仅有个人情感的诉说,还有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体现了杜甫作为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渴望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价值与意义,尽管年迈体衰,仍旧希望能有所作为,帮助国家安危。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深厚情怀与对社会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例如“安知蔡夫子,高义迈等伦”中,前后句均为四字结构,形成和谐对仗。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怀念与对国家的忧虑,表达了杜甫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展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