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22:4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22:46:15
登龙瑞观北岩
作者: 方干 〔唐代〕
纵目下看浮世事,
方知峭崿与天通。
湖边风力归帆上,
岭顶云根在雪中。
促韵寒钟催落照,
斜行白鸟入遥空。
前人去后后人至,
今古异时登眺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站在北岩上俯瞰世事的感受,才明白壮丽的山崖与天相连。湖边的风助推着帆船,山顶的云彩在雪中根植。寒冷的钟声催促着落日,斜飞的白鸟进入遥远的天空。前人已经离去,后人又接踵而至,古今不同的时光却在此时此刻的眺望中相同。
作者介绍:方干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工整的诗词和独特的视角受到后人的喜爱。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登高望远的时刻,反映了方干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唐代,文人常常通过登高望远来寄托情感,抒发志向。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篇“纵目下看浮世事”,既是一种身处高处的俯瞰,也是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反思。随着诗句的推进,景色逐渐展开:湖边的帆船在微风中行驶,山顶的云彩与白雪相映成趣,这些自然景象不仅让人感到美好,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中“前人去后后人至”的哲学思考,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虽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但在大自然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感受是相通的。结尾的“今古异时登眺同”更是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强调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登高望远的情感是一种永恒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古今的共通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湖边风力归帆上”说明了什么?
A. 船只在湖中沉没
B. 风力助推帆船前行
C. 湖水波涛汹涌
D. 船只被风吹翻
“前人去后后人至”意味着什么?
A. 人生是孤独的
B. 生命是不断轮回的
C. 过去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D. 只有前人值得尊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登龙瑞观北岩》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情景,方干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及时间的哲理,而王之涣则通过“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