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52:37
《鹧鸪天 其一 九日寄彦衡济之兼简仲坚景纯二弟》
作者: 段克己 〔金朝〕
点检笙歌上小楼。
西风帘幕卷清秋。
绿醅轻泛红萸好,
黄菊羞簪白发稠。
今古恨,去悠悠。
无情汾水自西流。
淡烟衰草斜阳外,
并作登临一段愁。
在小楼上,细心地检查着笙歌乐器。
西风吹动帘幕,卷起了清秋的气息。
清新的绿酒轻轻泛起,红色的萸果正好,
黄菊花害羞地簪在白发上,显得稠密。
古往今来的遗恨,悠悠难去。
无情的汾水自西流去。
淡淡的烟霭,衰草,在斜阳的映照下,
使我在这里登高望远,心中感到一阵愁苦。
段克己,金朝诗人,生于北方,因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生哲理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本诗创作于九月重阳节,作者寄情于自然,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九日重阳节具有登高远望的传统,诗人在此时写下此诗,既是对节日的庆祝,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在小楼上吟唱,西风徐来,带走了夏日的炎热,浓烈的秋意扑面而来。诗中通过“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等句,展示了秋天的丰收与美好,同时也暗含对人生的感慨。白发与黄菊的结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今古恨,去悠悠”这一句,直接点出人生的惆怅与遗憾,结合“无情汾水自西流”的意象,更加深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无奈。最后“淡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示了诗人面临自然景色时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描述自然景色的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人生、对兄弟情谊的思考,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兄弟情谊的思念。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诗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惆怅,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点检笙歌”中的“笙”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黄菊羞簪白发稠”表达了什么含义?
“无情汾水自西流”中的“无情”形容的是哪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