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3:30
诗词名称: 倦寻芳·京口阻潮
作者: 杨葆光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白飞柳絮,红绽樱桃,春去何许。喜仿新晴,避过几朝阴雨。一叶扁舟潆浅水,几丛幽草沿江渚。倚篷看,只疏花两岸,乱红无数。顿催起客怀愁损,潮信频差,离思尤苦。容易光阴,几度盼君南浦。云水相逢鸥鹭伴,烟波远溯鸳鸯侣。阻重城,已遥窥黛螺佳处。
白话文翻译:
白色的柳絮随风飞舞,红色的樱桃盛开,春天又要去哪里了呢?我快乐地仿佛在新晴的日子里,躲过了几天的阴雨。小舟在浅水中轻轻荡漾,江边几丛幽静的草丛。倚在船篷上,远望两岸稀疏的花朵,纷乱的红花无数。这样的景象,使我心头的愁绪更加沉重,潮水频频的变化,离愁更是苦涩。岁月易逝,几度盼望你到南浦来。云水相逢,鸥鹭相伴,烟波浩渺,远处的鸳鸯伴侣。远处的重城,我已经遥遥望见那黛色的螺形山。
注释:
- 倦寻芳: 疲倦地寻找春色,寓意对春天的眷恋。
- 京口: 指京口,即今天的扬州,是长江与运河交汇处。
- 潆浅水: 潆,水波荡漾;浅水,水位不深。
- 离思: 离别的思念。
- 南浦: 指南边的渡口,象征分别和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葆光,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生平事迹不详,多以诗词见长,风格婉约,情感细腻,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倦寻芳·京口阻潮》创作于清代,可能因作者在京口游历,面对春去夏来的自然景象,感受到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愁苦,因而作此词。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感慨。开头的“白飞柳絮,红绽樱桃”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但随之而来的“春去何许”却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惆怅。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小舟”、“幽草”、“疏花”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特别是在“离思尤苦”一句中,感情达到了高潮,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缠绵与纠葛,使得这首词不仅是一幅春日的画卷,更是一段深刻的情感独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飞柳絮,红绽樱桃: 描绘春天的景象,柳絮飞舞,樱桃花开,象征生机。
- 春去何许: 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对春天的留恋。
- 喜仿新晴,避过几朝阴雨: 表达在经历阴雨天气后,看到阳光的喜悦。
- 一叶扁舟潆浅水: 描绘一只小舟在浅水中摇曳的情景,寓意孤独。
- 几丛幽草沿江渚: 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一种宁静。
- 倚篷看,只疏花两岸,乱红无数: 词人倚靠在船篷上,远望两岸的花,象征着孤独与惆怅。
- 顿催起客怀愁损: 描述看到美景却引起心中愁绪的矛盾感受。
- 潮信频差,离思尤苦: 潮水的变化与离别的思念交织,情感愈发沉重。
- 容易光阴,几度盼君南浦: 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友人的期盼。
- 云水相逢鸥鹭伴: 描绘相遇的美好与自然的和谐。
- 烟波远溯鸳鸯侣: 远处的鸳鸯,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陪伴。
- 阻重城,已遥窥黛螺佳处: 词人遥望远方的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白飞柳絮”比喻春天的到来,柳絮的飞舞象征生机。
- 拟人: “潮信频差”使潮水仿佛有了情感,传达出离别的痛苦。
- 对仗: 词句中有一定的对仗结构,如“云水相逢鸥鹭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体现了人们在美好景象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絮: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延续。
- 樱桃: 代表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扁舟: 象征孤独与漂泊。
- 鸳鸯: 象征爱情与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白飞柳絮”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秋天的来临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
“潮信频差”意指:
- A. 潮水变化频繁
- B. 潮水平稳
- C. 潮水上涨
- D. 潮水消失
-
诗中提到的“南浦”象征什么?
- A. 远方的朋友
- B. 美丽的景色
- C. 离别的思念
- D. 旅行的快乐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苦楚与思念,情感细腻而深邃。
- 柳永的《雨霖铃》在描写季节变迁的同时,也渗透着浓厚的离愁别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