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20: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20:13:16
雹子何孤竹屋声,只於花事軏无情。青春已在残红里,更著渠侬何似生。
这场冰雹在孤零零的竹屋上发出声响,似乎只是在对待花事时显得无情。青春的气息已在残红的花瓣中消逝,而再与她相比,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风趣幽默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气候变化频繁的年代。杨万里通过对冰雹和花事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青春短暂的感慨。
《和子上第春雹》是一首通过自然现象来反映生命哲理的诗作。开篇的“雹子何孤竹屋声”,设置了一个寂寞的背景。冰雹的声音在竹屋上回响,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感的暗示。接下来的“只於花事軏无情”,则进一步引入了花的意象,使得诗歌的情感基调更加沉重。花的凋谢象征着青春的逝去,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青春已在残红里,更著渠侬何似生”,是对自身生命状态的反思。诗人意识到,青春的美好已在残红中消逝,而自己和曾经的青春相比,显得如此渺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无常感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短暂的感慨与无奈。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青春已在残红里”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