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时间: 2025-07-12 11:48:06

诗句

朝骑宝马听鸡声,夕问归舟灶婢惊。

手扳抽还无责任,谏书讫了少施行。

有时短褐过邻舍,不记巍冠待迩英。

善类合离关世运,非人颊舌所能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1:48:06

原文展示: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作者:刘克庄

朝骑宝马听鸡声,
夕问归舟灶婢惊。
手扳抽还无责任,
谏书讫了少施行。
有时短褐过邻舍,
不记巍冠待迩英。
善类合离关世运,
非人颊舌所能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清晨骑着骏马听到鸡鸣,
傍晚询问归来的船只,厨房的小婢女被惊吓。
手中把握着权力,却没有责任可言,
劝谏的书信写完却少有人施行。
有时穿着短衣经过邻居家,
不记得自己戴着高冠等待英才。
善良之人终究要与世俗远离,
这并不是人们口中能随意争辩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朝骑宝马:早晨骑着马,宝马指的是优质的马匹。
  • 鸡声:清晨的鸡鸣声。
  • 灶婢:厨房的女仆。
  • 手扳抽:手中有权力,能把握大局。
  • 谏书:劝谏的书信。
  • 短褐:短衣,指平民的服装。
  • 巍冠:高冠,象征地位或权力的衣着。
  • 善类:善良的人。
  • 颊舌:口舌,指的是流言蜚语。

典故解析
诗中的“谏书”一词常涉及古代士人对君主的忠告与劝谏,反映出诗人对时政的关注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骥,号静庵,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在诗歌方面颇有成就。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感受,表现出对权力和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善良人生态度的反思。


诗歌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个早晨和傍晚的生活片段,表现诗人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开头的“朝骑宝马听鸡声”给人一种富贵的生活状态,然而紧接着的“夕问归舟灶婢惊”则突显出日常生活的平凡与琐碎。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与责任的矛盾。在“手扳抽还无责任”中,诗人感叹自己虽有权力,但却无所作为,表现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写了自己的生活态度,穿着短衣经过邻舍,反映出他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甚至对于身处高位的轻视,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最后两句“善类合离关世运,非人颊舌所能争”,则表达了诗人对良善之人的深刻理解与同情,表明在世俗纷扰中,真正的善良与智慧常常不被人所理解。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人生、责任与权力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骑宝马听鸡声:描绘出早晨骑马的悠然自得,带出一丝富贵的气息。
  2. 夕问归舟灶婢惊:傍晚询问归来的舟船,厨房的小婢女因惊吓而显得慌乱,形成生活的对比。
  3. 手扳抽还无责任:尽管手中握有权力,但却没有承担的责任,表达出权力的虚无。
  4. 谏书讫了少施行:劝谏的书信写完后却没得到重视,显示出无奈与失落。
  5. 有时短褐过邻舍:偶尔换上平民的衣服,穿过邻居家,表现出亲民的态度。
  6. 不记巍冠待迩英:不再在意高冠的身份,反而关注真正有才华的人。
  7. 善类合离关世运:善良的人最终与世俗的运气无关,表现出对社会的冷漠。
  8. 非人颊舌所能争:并不是人们的口舌可以轻易争辩的,强调善恶的本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对比:通过对比早晚生活的不同,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权力、责任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关心民生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马:象征富贵与权力。
  • 鸡声:代表清晨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
  • 灶婢:象征日常生活的平凡与琐碎。
  • 短褐:象征平民的身份与亲民的态度。
  • 巍冠:暗喻高位与权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骑宝马”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富贵的生活
    C. 旅行的经历

  2. “谏书讫了少施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忧愁

  3. 诗中提到的“善类合离关世运”意味着什么?
    A. 善良的人与世俗无关
    B. 善良的人会成功
    C. 善良的人容易被忽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反映了对时局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李白的诗作对比: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多表现个体的豪情壮志,而后者则关注社会责任与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包含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深入理解宋诗的风格与情感。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详细的诗词解析与鉴赏技巧。
  • 《刘克庄诗文集》:研究刘克庄生平与作品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权季玉兼简李顺甫 本斋先生挽诗 其二 本斋先生挽诗 其一 次韵冯伯田秋兴 其三 次韵冯伯田秋兴 其二 次韵冯伯田秋兴 其一 闻角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 其二 次韵子山登楼有感 其一 独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傻眉楞眼 夕字旁的字 包含锋的成语 子头 清纯 跐蹬 计上心头 鬥字旁的字 倾国倾城 潜神默记 斗字旁的字 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击瓯 梦梦铳铳 越女齐姬 矢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