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4:54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昔在番禺鬻筴时,瞽言不敢计从违。
固知国有三空患,又欲民无再榷讥。
篛裹为生尤瘠薄,牙筹所积恐纖微。
公卿文学方矛盾,应待囊封决是非。
在番禺卖竹筏的时候,我听见盲人说话,心里感到不敢反驳。
我知道国家有三种空虚的忧虑,却又希望百姓不再受到苛责。
竹筏包裹的生活实在是瘦弱贫薄,像牙签一样微薄的积蓄恐怕也难以为继。
公卿和文人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应该等到囊中之物决定是非。
本诗提及的“三空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典故,而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国家政治、经济、民生等领域的忧虑。诗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官员矛盾的批评,显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及百姓命运的关怀。开头提到的“盲人言”象征着社会中那些未能看清现实的人,暗示了政治的黑暗与民生的困苦。诗中“国有三空患”一语,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多重危机,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与无奈。
“篛裹为生尤瘠薄”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贫弱的生活状态,令人心生怜悯。接着,诗人又引入“公卿文学方矛盾”,表达了对当权者之间矛盾的观察与思考,似乎在呼吁这些人应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避免内耗与争斗。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铿锵,既有对朋友的送别之情,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间苦难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国家的危机和民众的困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与批判,传达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国有三空患”是什么意思?
A. 经济危机
B. 政治腐败
C. 民生困苦
D. 以上皆是
“篛裹为生尤瘠薄”中的“篛”指的是什么?
A. 竹筏
B. 书本
C. 田地
D. 衣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杜甫的诗歌都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刘克庄更多地关注于国家与民生的关系,而杜甫则通过个人的悲苦经历展现社会的变迁。两者的作品都充满了对时代的思考与对百姓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