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15
《踏莎行》
作者:秦观 〔宋代〕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
酒旗风飐村烟淡。
山田过雨正宜耕,
畦塍处处春泉漫。
踏翠郊原,寻芳野涧。
风流旧事嗟云散。
楚山谁遣送愁来,
夕阳回首青无限。
清晨的树上,黄莺啼叫,晴朗的洲面上,雁群飞落。
酒旗在微风中飘动,村庄的炊烟袅袅而淡。
山田在雨后正适合耕种,
田畦之间,春水四溢,流淌不息。
我踏着翠绿的郊野,寻觅芳草的野涧。
往日风流的旧事,如今只剩叹息,随云而散。
是谁让楚山送来愁绪,
夕阳回首,望去青山更显得无尽。
“楚山”常用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愁苦,源自古代的楚国。诗中提到的“风流旧事”,可以理解为对往日情怀的追忆与感伤。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清丽婉约,擅长抒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常寄托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踏莎行》创作于秦观中年时期,正值北宋政治动荡、社会动乱的时期,诗人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忧伤与思绪,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追忆。
《踏莎行》展现了秦观对春天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对人生感慨的深刻反思。诗的开篇通过描绘清晨的树上啼莺与洲面落雁,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气息,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接着,诗人通过“酒旗风飐村烟淡”描绘出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安逸,表现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这两句则从农事的角度反映出春天的生机,强调了农田在春雨滋润下的丰饶,充满了对劳动的赞美与期待。然而,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开始转向对过往的追忆与感叹,“风流旧事嗟云散”,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旧事难忘的哀愁。最后,诗人在黄昏中回首,感到无尽的青山更添了几分愁绪,这种情感的变化使整首诗在优美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诗意,既有自然的美,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展示了秦观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思考,体现了秦观的感性与细腻。
诗中提到的“晓树”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特征?
“酒旗风飐村烟淡”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的“楚山”主要象征什么?
苏轼《水调歌头》
李清照《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