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

时间: 2025-07-12 00:34:13

诗句

此翁见事常迟,八秩尚移荔枝。

何曾无戴白老,会须有擘红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0:34:13

原文展示:

此翁见事常迟,八秩尚移荔枝。何曾无戴白老,会须有擘红时。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翁总是对事情反应迟钝,直到八十岁的时候才移植荔枝树。他何曾没有经历过白发苍苍的岁月,总会有一天能品尝到美味的红果。

注释:

  • :老年人,指代老者。
  • 见事:指对事物的感知与反应。
  • 常迟:常常迟钝,反应慢。
  • 八秩:指八十岁。
  • 荔枝:一种水果,象征美好事物。
  • 白老:指年老,白发苍苍。
  • 擘红时:品尝或享受美味红果的时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荔枝”作为一种珍贵的水果,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象征幸福与富贵。诗中提到的“八秩尚移荔枝”,可以看作是一种人生哲理,表达了老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及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诗中反映了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溪庵种蓻六言八首》通过老翁的视角,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八秩尚移荔枝”这一句,既是对老年人的自嘲,也暗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看待人生的迟缓与老去,似乎在告诉读者,无论年纪多大,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始终不会改变。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诗中提到的“会须有擘红时”,预示着生活中总会有值得期待的时刻。无论人生的步伐多么缓慢,最终都能在某个时刻收获到属于自己的甜蜜和快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此翁见事常迟”:老翁对事物的反应总是比较慢。
    • “八秩尚移荔枝”:到八十岁时才开始种植荔枝,暗示人生的迟缓与错过。
    • “何曾无戴白老”:年老时必然会有白发苍苍的经历。
    • “会须有擘红时”:总会有一天能够品尝到美好的时光。
  • 修辞手法

    • 对比:老翁的迟钝与人生的美好形成对比。
    • 暗喻:荔枝象征着美好生活,隐含人生的希望。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老年人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

意象分析:

  • 老翁:象征智慧与人生的经历。
  • 荔枝:象征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八秩”指的是多大年龄?

    • A. 60岁
    • B. 70岁
    • C. 80岁
    • D. 90岁
  2. 诗中的“荔枝”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好生活
    • C. 时间流逝
    • D. 亲情
  3. 诗中提到的“白老”是指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繁忙
    • D. 安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杜甫: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
  • 王维的山水诗 vs. 刘克庄的自然诗: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溪庵种蓻六言八首》的诗意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其一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二首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 赵成伯家有丽人,仆忝乡人,不肯开樽,徒吟春雪美句,次韵一笑 浣溪沙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 大秦寺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 荆门惠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树临风 兀字旁的字 翔鸿 包含坤的成语 包含甲的成语 曲尘罗 一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舍文求质 世孙 云散高唐 休休有容 黍字旁的字 投篮 笔削褒贬 咀嚼英华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