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2:1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2:17:37
并埋松柏与云齐,月夜青山一望低。山鸟不惊人迹绝,步随流水到前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的西溪景象:松柏与云彩齐平,仿佛一同埋在深邃的夜空中;在明亮的月光下,青山显得低矮而宁静。山里的鸟儿毫无惊恐,因为没有人类的踪迹,诗人沿着缓缓流动的溪水走向前方的小溪。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古代中国,山水常常被视为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作者介绍:曾协,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在宋代,文人雅士常常借游山玩水来抒发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此诗作于冬夜,作者或是在游览西溪时写下,意在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这首《西溪冬夜》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呈现出一个静谧的冬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水的美与静谧展现在读者眼前。开头两句通过“并埋松柏与云齐,月夜青山一望低”展示了广阔的自然视野,松柏与云彩的结合,给人一种悠远、融合的美感。接下来的“山鸟不惊人迹绝”,则通过对鸟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人迹罕至之地的向往和欣赏。而最后一句“步随流水到前溪”,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自在、随意而行的生活态度,仿佛诗人就这样随着流水的声音,悠然自得地走向下一个宁静的地方。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喧嚣世界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展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迹罕至处的向往,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山鸟不惊”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