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时间: 2025-04-27 09:40:30

诗句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

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

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

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0:30

原文展示: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
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
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
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白话文翻译:

高人所游息的地方,与这条弯曲的池塘相连。
密密的树木刚刚经历春天,深山就在眼前。
远处的山峰刚刚停止了雨水,片片石头似乎要冒出烟雾。
偶尔有僧人来这里住宿,想必是因为这里宁静适合修禅。

注释:

  • 高人:指的是有高深修养的人,通常与隐士、道士等相关。
  • 游息:游玩和休息,形容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 曲池:指的是弯曲的池塘,常用来形容园林景观。
  • 密树:茂密的树木,形容春天树木繁盛的景象。
  • 绝雨:指雨刚停或雨水已尽,表现出雨后的清新。
  • 生烟:形容石头表面湿润,似乎要冒出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僧来宿:指僧人来此住宿,显示出此地的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僧来宿”可以让人联想到佛教文化中,僧侣常常选择在宁静之地修行,以求内心的安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初夏,可能受到作者在南园游玩的启发,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诗歌鉴赏: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描绘了高人游息的幽静场所,展现了春末夏初的美丽景色。首句“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通过“高人”与“曲池”的结合,传达出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环境。这种环境不仅美丽,还给人一种闲适的心境。接着,诗人描绘了茂密的树木、深邃的山林,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繁荣。

“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山峰的清新与石头的湿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两句提到的“僧来宿”,则将自然的宁静与禅宗的修行结合,表明此地不仅适合游玩,更是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地。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高人游息的美好环境。
    • 第二联通过“密树”和“深山”展现初夏的生机。
    • 第三联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山峰,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 最后两句表现出此地的宁静适合修禅,展现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形成了和谐的音律。
    • 比喻:片石“欲生烟”,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湿润的状态。
    • 意象: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高人:象征着智慧与超脱。
  • 曲池:代表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 密树:象征生机与繁荣。
  • 远峰:代表高远与清新。
  • 僧人:象征着修行与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人”指的是: A. 有高深修养的人
    B. 一位隐士
    C. 一位高官
    答案:A

  2. “片石欲生烟”中“生烟”是指: A. 石头在冒烟
    B. 石头湿润的状态
    C. 石头消失了
    答案:B

  3. 诗中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A. 城市
    B. 山水田园
    C. 沙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强调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氛围。
    • 孟浩然《春晓》:着重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与《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在季节上相呼应,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其十 蝶恋花 其七 蝶恋花 其二 武昌感怀 蝶恋花 蝶恋花六首 其五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朔 正教 番天覆地 望尘莫及 癶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新寮 旦暮入地 扼襟控咽 行身 破腊 锦篇绣帙 瓦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