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1:5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1:52:55
与黔倅张茂宗
黄庭坚
静居门巷似乌衣,
文采风流众所归。
别乘同来二千石,
化民曾寄十三徽。
寒香亭下方遗爱,
吏隐堂中已息机。
暂与计司参婉画,
百城官吏借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张茂宗的友谊以及对其才华的赞美。诗中提到,居住在静谧的巷子里,像乌衣巷那样有名,才华横溢的人都归附于他。虽然两人同乘一车,但张茂宗的官职高达二千石,曾经寄托了民众的希望。寒香亭下留下了他的美名,而吏隐堂中已经停止了繁忙的事务。作者暂时与他一起描绘美好前景,许多城市的官吏都借着他的光辉而得以显耀。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尤以豪放著称。黄庭坚的诗作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对社会的关怀。
此诗作于黄庭坚与张茂宗相识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欣赏和对其官职的敬仰。在那个时期,士人之间的交往常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体现了彼此的才华和情谊。
《与黔倅张茂宗》是一首颇具典雅风格的诗作,展现了黄庭坚对张茂宗的深厚情谊。全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张茂宗的高尚品德和显赫地位。开篇的“静居门巷似乌衣”点出张茂宗的雅致生活,暗含对其才华的赞美,乌衣巷的典故让人联想到士人的风流倜傥。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不仅突显了张茂宗的官职之高,而且也象征着他对民众的责任和担当。随后,诗人运用“寒香亭”和“吏隐堂”来对比张茂宗的遗留之美和官员们的沉重职责,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中官员的辛劳与牺牲。
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与张茂宗共同描绘未来的愿望,传达出对美好前景的向往与期待。这首诗的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不仅展示了黄庭坚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
这些意象在诗中起到了增强情感和深化主题的作用,体现了黄庭坚对友人的欣赏和对社会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二千石”代表什么?
“寒香亭下方遗爱”中的“遗爱”指代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