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琅琊山寺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筑斯地》

时间: 2025-05-24 07:11:04

诗句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

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

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

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

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

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

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

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

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11:04

题琅琊山寺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筑斯地

作者: 李幼卿 〔唐代〕

原文展示:

佛寺秋山里,僧堂绝顶边。
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
转壁千林合,归房一径穿。
豁心群壑尽,骇目半空悬。
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
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
地胜情非系,言忘意可传。
凭虚堪喻道,封境自安禅。
每贮归休巅,多惭爱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山中佛寺,僧人的堂屋位于绝顶之上。
与其同依的地方是妙乐的净土,远离的则是清净的居所。
转动的山壁与千林汇聚,归家的小径蜿蜒穿行。
心境豁然开朗,群山的深渊尽显眼前,令人惊艳的是半空悬挂的云彩。
手持锡杖的修行人在云雾中栖息,绳床在月光下显得圆润。
漫步在霞光与细雨中,踏出的一步隔开了云岚烟雾。
这片土地的美好与情感并非拘泥于此,言语可以超越心意的传达。
在虚无中可以体悟到道理,封闭的境界自能安住于禅。
每次回到这里休息,我常常感到内心的惭愧,爱得过于偏深。
愿助你成就这个地方,一到这里便让人留连忘返。

注释:

  • 妙乐土: 佛教中理想的境界,代表极乐世界。
  • 净居天: 代表一种清净的生活状态。
  • 锡杖: 僧人所持的法器,象征修行。
  • 绳床: 修行者用来休息的简陋床榻。
  • 经行: 在佛教中,指诵经时的行走修行。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李幼卿,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出色的山水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美和佛教思想的追求。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琅琊山寺的热爱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之情。

诗歌鉴赏:

李幼卿的《题琅琊山寺道标道揖二上人东峰禅室时助成此□□筑斯地》是一首深具禅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佛教修行的境界与秋山的宁静之美。诗中“佛寺秋山里”的开篇,便立刻将读者引入一个静谧的环境,给人以心灵上的宁静。诗人以“同依妙乐土,别占净居天”来表达理想的修行生活,体现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中“锡杖栖云湿,绳床挂月圆”充分展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增强了诗的氛围感。同时,诗人以“经行蹑霞雨,跬步隔岚烟”来表现修行过程的细腻和美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优美,情感上深沉而又充满哲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最终以“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连”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与对这一胜地的留恋,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佛寺秋山里: 描绘秋天的佛寺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僧堂绝顶边: 强调僧人修行的高处,寓意修行的高尚。
    • 同依妙乐土: 指修行者理想中的境界,与世俗生活的分离。
    • 转壁千林合: 描述山壁与森林的交融,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 豁心群壑尽: 心境开阔,眼前的景色尽收眼底。
    • 骇目半空悬: 半空中的景象令人惊叹,表现大自然的壮丽。
    • 锡杖栖云湿: 体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带有神秘感。
    • 绳床挂月圆: 形象地描绘出简朴的修行生活。
    • 经行蹑霞雨: 代表修行的过程,细腻而美好。
    • 地胜情非系: 地方的美好与人的情感并非相互拘束。
    • 凭虚堪喻道: 通过虚空的体验来理解道理。
    • 封境自安禅: 自然的边界中自能找到内心的安宁。
    • 每贮归休巅: 回到这里的频繁,体现对这片土地的眷恋。
    • 多惭爱深偏: 感到惭愧于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 助君成此地: 祝愿他人也能体验此地的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湿”、“月圆”用来传达一种超脱的境界。
    • 对仗: 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平静与禅意。
  •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展现了人们追求内心安宁与理想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秋山: 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锡杖: 代表修行者生活的简朴与坚持。
  • 绳床: 体现出修行者的清净与单纯。
  • 云、月: 代表着一种超脱与自在的境界。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锡杖栖云湿”意指什么?
      A. 僧人活动的地点
      B. 修行者的生活状态
      C. 自然景观
    2. 诗中提到的“妙乐土”是指什么?
      A. 现实中的美好地方
      B. 理想的修行境界
      C. 诗人的故乡
    3.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宁静与向往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与宁静之美。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 诗词对比:

    • 李幼卿的诗作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意境,均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落魄(咏秋十首)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春光好 西江月 菩萨蛮 西江月 醉落魄 鹧鸪天·福善天应锡寿祺 醉落魄 蝶恋花(神仙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牵延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刻骨仇恨 鸡肠狗肚 德言容功 序端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福业 活计 为官择人 犬字旁的字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齒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倍道而进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鱼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包含尊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