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时间: 2025-05-03 21:12:23

诗句

闻道彤庭森宝仗,霜风逐雨驱云。

六龙扶辇下青青。

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

帘卷天街人隘路,满城喜望清尘。

欢声催起岭梅春。

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2:23

原文展示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作者: 张抡 〔宋代〕

闻道彤庭森宝仗,霜风逐雨驱云。
六龙扶辇下青青。
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

帘卷天街人隘路,满城喜望清尘。
欢声催起岭梅春。
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


白话文翻译

听说红色的宫殿里,宝贵的车驾已经准备妥当,霜风驱散了细雨,云彩也随之散去。
六条龙扶着车辇,驶向青翠的山川。
香气随着鸾扇飘散,阳光照耀着红色的袍子,熠熠生辉。

帘子卷起,天街上人们拥挤着通行,满城的人们期待着清晨的尘埃。
欢声笑语催促着岭上的梅花绽放春意。
如果想知道天意如何,昨夜的月光是新的开始。


注释

逐句解释:

  1. 闻道彤庭森宝仗:听说红色的宫殿里,华丽的车驾已经准备妥当。
  2. 霜风逐雨驱云:霜冷的风驱散了细雨,云彩也随之消散。
  3. 六龙扶辇下青青:六条龙托着车辇,行驶在青翠的山川之间。
  4. 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香气随着鸾扇的摇动飘散,阳光照耀着红色的袍子,显得格外明亮。
  5. 帘卷天街人隘路:帘子卷起,天街上人们挤在狭窄的路上。
  6. 满城喜望清尘:满城的人们期待着清新的空气和尘埃。
  7. 欢声催起岭梅春:欢声笑语催促着岭上的梅花绽放春意。
  8. 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如果想知道天意如何,昨夜的月光是新的开始。

典故解析:

  • 彤庭:指的是皇帝的宫殿,象征着权威和尊贵。
  • 六龙扶辇:古代帝王的车驾,六龙代表着天子,象征其威严。
  • 鸾扇:古代皇族使用的扇子,象征着美好和尊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抡,宋代诗人,字襟,号白华,江苏常熟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在诗歌中追求意境的丰富和语言的优美,受到当时文人圈的广泛欢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久雨初霁的日子,诗人受到天气变化的启发,描绘了朝廷的盛况与春天的到来,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生机和喜庆气氛的词作。诗人在描绘朝廷盛景的同时,也传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期盼。开篇以“闻道彤庭森宝仗”引入,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的“霜风逐雨驱云”则描绘了天气的变化,象征着困扰已久的阴霾终于散去,给人以希望和生机。

“六龙扶辇下青青”中,六条龙的形象不仅代表了皇权的威严,也暗示着春天的气息从这里开始扩散。而“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则描绘了宫廷中优雅的场景,香气与阳光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接下来的“帘卷天街人隘路”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热闹的街市和人群让整个城市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欢声催起岭梅春”则传达了春天的来临,梅花的绽放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生机。

最后一句“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们的情感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自然变迁的敏锐感知。这首词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更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关怀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道彤庭森宝仗:开篇引入皇宫的盛景,展现出庄严的氛围。
  2. 霜风逐雨驱云:描绘天气的变化,象征着新的开始。
  3. 六龙扶辇下青青:表现了皇权的威严与春天的生机。
  4. 香随鸾扇远,日射赭袍明:优雅的场景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和谐的气氛。
  5. 帘卷天街人隘路:街市热闹,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满城喜望清尘:表达了人们期待新生的心情。
  7. 欢声催起岭梅春:欢声笑语唤醒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8. 欲知天意好,昨夜月华新:点明主题,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来临比作梅花的绽放,生动形象。
  • 对仗:如“香随鸾扇远”与“日射赭袍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与珍惜,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彤庭:象征权威与尊贵,代表皇宫。
  2. 六龙:象征天子的威严与权力。
  3. :代表美好、清新,传达了优雅的气息。
  4. 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希望与生机。
  5. 月华:象征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暗示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六龙扶辇”中的“六龙”指的是哪个角色?
    A. 皇后
    B. 天子
    C. 文人

  2. 诗中“霜风逐雨驱云”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希望
    C. 疲惫

  3. “欢声催起岭梅春”中的“岭梅”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庐山谣》
  2.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但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具有浪漫色彩。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主题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这些参考书籍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 其一 寄梅 谒金门(春晚) 谒金门 其一 谒金门 梦边小集饯丛翁 谒金门 春晚 谒金门 炉边午梦 谒金门(春晓) 谒金门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切的成语 金沙萨 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椎车 形夸骨佳 包含寓的词语有哪些 莅职 迢递 川字旁的字 韦字旁的字 立身行道 阜字旁的字 望风希指 东床姣婿 斗字旁的字 情随事迁 股战胁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