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2:0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2:08:09
柳岸晴缘十里来,水边精舍绝尘埃。
煮茶尝摘兴何极,直至残阳未欲回。
在柳树掩映的岸边,阳光明媚,十里之外的风景如画;
水边的精舍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烦扰。
品茗摘果,兴致何其高涨,
直到夕阳西下,依然不愿离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的典故,但提到的“柳岸”、“水边精舍”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隐居与远离尘世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明,号云溪,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禅宗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游览京口寺之际,反映了他在幽静的水边精舍中,品茶、赏景、抒怀的愉悦心境。诗人借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齐己的《与节供奉大德游京口寺留题》是一首典雅而清新的山水诗,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审美情趣与哲理思考。诗的开头“柳岸晴缘十里来”,以“柳”字引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清新的空气和明媚的阳光使人心境开阔。通过“绝尘埃”一语,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此地的宁静与远离尘世的感觉,仿佛尘世的烦扰在此处都被隔绝了。
接下来的“煮茶尝摘兴何极”,则表现出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品茶和采摘果实是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最后一句“直至残阳未欲回”,通过夕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这段美好时光中不愿离去的心情,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留住了美好的瞬间。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安静的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展现了唐代文人游览时的雅致与闲适,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宁静中品味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精舍”指什么?
诗的意境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