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0: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0:36:51
原文展示:
题滁州怀嵩楼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 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过去这里是一个优待贤才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一个反省过错的州郡。这里既不是贤才聚集之地,也不是过错频发之所,我只是在怀嵩楼上醉卧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反对浮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滁州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滁州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滁州的历史与现状,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首句“昔是优贤地”,回忆过去滁州是一个优待贤才的地方,而“今为省过州”则指出现在的滁州变成了一个反省过错的州郡。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后两句“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则表达了作者在此地的超然态度,既不追求贤才之名,也不在意过错之责,只是享受在怀嵩楼上的闲适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比滁州的历史与现状,作者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接受,同时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禹偁 B. 苏轼 C. 杜甫 D. 李白
诗中的“怀嵩楼”位于哪里? A. 滁州 B. 杭州 C. 苏州 D. 扬州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追求贤才之名 B. 在意过错之责 C.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D. 对现实不满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