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滁州怀嵩楼》

时间: 2025-07-12 18:34:17

诗句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

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8:34:17

原文展示:

题滁州怀嵩楼 昔是优贤地,今为省过州。 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过去这里是一个优待贤才的地方,如今变成了一个反省过错的州郡。这里既不是贤才聚集之地,也不是过错频发之所,我只是在怀嵩楼上醉卧而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优贤地:指过去这里是一个优待贤才的地方。
  • 省过州:指现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反省过错的州郡。
  • 非贤亦非过:表示这里既不是贤才聚集之地,也不是过错频发之所。
  • 醉卧:指作者在怀嵩楼上醉酒而卧。

典故解析:

  • 怀嵩楼:位于滁州,是当地的一处名胜古迹,历史上曾有多位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质朴无华著称,主张文学应反映现实,反对浮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禹偁在滁州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滁州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滁州的历史与现状,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首句“昔是优贤地”,回忆过去滁州是一个优待贤才的地方,而“今为省过州”则指出现在的滁州变成了一个反省过错的州郡。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后两句“非贤亦非过,醉卧怀嵩楼”,则表达了作者在此地的超然态度,既不追求贤才之名,也不在意过错之责,只是享受在怀嵩楼上的闲适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昔是优贤地”,通过“昔”字引出对过去的回忆,强调滁州曾经是一个优待贤才的地方。
  • 次句“今为省过州”,用“今”字与首句形成对比,指出现在的滁州变成了一个反省过错的州郡。
  • 第三句“非贤亦非过”,表达了作者的超然态度,既不追求贤才之名,也不在意过错之责。
  • 末句“醉卧怀嵩楼”,描绘了作者在怀嵩楼上的闲适生活,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与“今”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 排比:“非贤亦非过”运用了排比手法,强调了作者的超然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通过对比滁州的历史与现状,作者展现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接受,同时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优贤地:象征过去滁州的繁荣和优待贤才。
  • 省过州:象征现在滁州的反省和变革。
  • 醉卧:象征作者的闲适和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禹偁 B. 苏轼 C. 杜甫 D. 李白

  2. 诗中的“怀嵩楼”位于哪里? A. 滁州 B. 杭州 C. 苏州 D. 扬州

  3.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A. 追求贤才之名 B. 在意过错之责 C.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D. 对现实不满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比自然与人文,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禹偁的《题滁州怀嵩楼》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但王禹偁的诗更侧重于个人超然物外的态度,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有助于理解王禹偁诗歌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得寒字) 送舍弟频赴齐州三首 龙门镇(龙门镇在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扬旗 所思(得台州郑司户虔消息) 发阆中 晚登瀼上堂 日暮 天末怀李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攴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垂死的狮子 知止不辱 佛性禅心 田字旁的字 火蜃 奋起直追 三山 浩如烟海 花奴鼓 群口铄金 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弋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马虎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