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闻余初度诸生有欲以文寿者赋长句辞之》

时间: 2025-04-26 05:23:49

诗句

知非未敢语吾曹,绛帐年来感二毛。

式谷犹应惭蜾蠃,投纶窃欲避阳鱎。

暮春谁识弦中趣,深雪可知门外高。

但愿诸生娴礼乐,他年池上看挥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9

原文展示

知非未敢语吾曹,绛帐年来感二毛。
式谷犹应惭蜾蠃,投纶窃欲避阳鱎。
暮春谁识弦中趣,深雪可知门外高。
但愿诸生娴礼乐,他年池上看挥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们未曾敢于直言表达思想,近年来在绛帐的环境中感受到许多无奈。即使有些谷物,照样感到羞愧像蜾蠃那样;我想投身于文采的漩涡,却又想要躲避阳光的鱼。暮春时节,谁能懂得弦乐中蕴含的趣味,深厚的雪可以映照门外的高远。我只希望大家都能熟练掌握礼乐,未来某年在池边挥毫泼墨。

注释

  • 绛帐:指红色的帐幕,常用于形容书房或学堂的环境。
  • 二毛:可能指二毛钱,借用来表达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蜾蠃:一种昆虫,常用来比喻卑微。
  • 投纶:比喻投身于文采的世界。
  • 阳鱎:阳光下的鱼,象征着光鲜亮丽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咸,清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和人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身处的学堂环境,表达了对学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身份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展现了作者对直言不讳的惶恐和对生活苦涩的感受。接下来的比喻,蜾蠃和阳鱎,分别代表了对卑微生活的自卑与对文采生活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希望后辈能够熟练掌握礼乐,延续文人的精神与风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感慨,又充满希望,展现了作者对文人身份的认同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知非未敢语吾曹”:暗指虽有感慨却不敢轻易表述。
    • “绛帐年来感二毛”:在红帐之中感受生活的艰辛。
    • “式谷犹应惭蜾蠃”:即使有些成就也感到羞愧。
    • “投纶窃欲避阳鱎”:渴望进入文采的世界,却又害怕外界的光鲜。
    • “暮春谁识弦中趣”:暮春时节对音乐的理解少之又少。
    • “深雪可知门外高”:深厚的雪象征着外界的高远与难以接近。
    • “但愿诸生娴礼乐”:希望后辈能掌握礼乐之道。
    • “他年池上看挥毫”:期待未来能在池边自由地书写。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蜾蠃与阳鱎的对立,形成鲜明的情感冲突。
    • 隐喻丰富,通过具体物象表达抽象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着对文人身份和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当下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绛帐:象征学问的殿堂。
  • 蜾蠃:代表卑微与羞愧。
  • 阳鱎:象征外界的诱惑与光鲜。
  • 深雪:暗示外部世界的遥不可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绛帐”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学堂环境
    • B. 家庭
    • C. 自然环境
  2. “蜾蠃”象征着什么?

    • A. 光辉
    • B. 卑微
    • C. 进取
  3. 诗中希望“诸生”能够掌握什么?

    • A. 习文
    • B. 礼乐
    • C. 兵法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王士禛的作品,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春夜喜雨》:杜甫的作品,描绘春天雨夜的美丽与生机。

诗词对比:与杜甫的《春夜喜雨》相比,《闻余初度诸生有欲以文寿者赋长句辞之》更为内省与感怀,透过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映出对未来的希望,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详尽介绍清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解析方法。

相关查询

高阳台 西园春览,三月廿一日 高阳台 顾羽素女史绿梅影楼填词图羽素为无锡顾蕳塘孝廉之妹 高阳台 苏小小像,为如冠久观察题 高阳台 重九 高阳台 长椿寺明田妃 高阳台 秋山行李图 高阳台 一九七六年秋暮,与履平、守元、树梁、梦乔花潭小集 高阳台 三十六岁除夕客龙里 高阳台 梅影 高阳台 和沤尹社作韵,我非社中人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牙的成语 鱼水深情 暗约私期 克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有朝一日 羊字旁的字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缴寝 负屈衔冤 样结尾的成语 上漏下湿 長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中杀 棒结尾的成语 雨遮 异路同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