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22: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22:04:50
寒烟远轻素,斜日在高峰。
但闻猿鸟响,更无尘土踪。
山僧暝投寺,迢递来清钟。
远处的寒烟轻柔而素雅,斜阳照在高峰之上。
只听到猿猴和鸟儿的啼叫,周围再没有尘土的踪迹。
山中的僧人已在傍晚时分回到寺庙,远远传来清脆的钟声。
这首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山中清幽的自然环境和僧人的生活,体现了道家和禅宗的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
作者介绍:张羽,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宁静的山水,寄托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这首《题云山图》中的第七首,展现了张羽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篇“寒烟远轻素”,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山间的清幽景象,给人以宁静之感。“斜日在高峰”通过光线的变化,渲染了黄昏时分的静谧与美丽,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接下来的“但闻猿鸟响”,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声音,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诗人以“更无尘土踪”来强调环境的纯净,传达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理想状态。最后两句“山僧暝投寺,迢递来清钟”,则将目光转向隐居的僧人,钟声如同自然的回响,连接了山与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深远的孤寂与安宁。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人们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的“寒烟”指的是什么?
A. 暖和的阳光
B. 远处的山烟
C. 刺骨的寒风
答案:B
“更无尘土踪”表现了怎样的环境?
A. 喧闹和繁华
B. 清幽和宁静
C. 破败和混乱
答案:B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A. 清晨
B. 正午
C. 黄昏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