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2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28:49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作者:孟郊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这首诗的意思是:狂放的僧人不为酒而狂欢,而是用狂放的笔墨通达天际。他把书法的字迹如同云霞一样飘散,直达清明的高峰。手中的笔如同飞舞的黑电,象外泉涌般倾泻而出。万物在他的指尖随意变幻,三光日月星辰都因他而回旋。书卷在他的手中聚集如云霭,洗砚池畔的山水显得格外清新。忽然,他怒气冲天地画出蛇和虺,顿时空气中弥漫起风烟。江上的人愿意让他停下笔,因为惊涛骇浪恐怕会倾覆船只。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融入道家和佛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孟郊晚年,他经历了多次科举未中,心中郁结,最终选择以书法寄托情感,表达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庐山被视为理想的隐居之地,象征着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孟郊的《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是一首充满激情与个性的诗。诗中通过对书法艺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和内心的狂放状态。开篇“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直接将读者带入一种狂放不羁的氛围,强调了书法对于诗人的重要性。接着,诗人用“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来形容书法的飘逸与高远,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在描绘书法的过程中,诗人创造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手中飞黑电”,“万物随指顾”,这些都让人感受到书法之美的无穷魅力。同时,诗中融入了诸多自然元素,象征着诗人与宇宙的连接,体现出一种和谐的艺术观。最后,诗人的愤怒与恐惧通过“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与“惊浪恐倾船”传达,表现出他对外界压力的敏感与内心矛盾的挣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更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我表达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充满震撼力和深刻内涵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展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诗词测试:
“狂笔自通天”中的“狂笔”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三光”是指?
诗中“惊浪恐倾船”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