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2:0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2:09:30
再过龙洞阁
作者: 陆游 〔宋代〕
天险龙门道,霜清客子游。
一筇缘绝壁,万仞俯洪流。
著脚初疑梦,回头始欲愁。
危身无补国,忠孝两堪羞。
这首诗描绘了龙门道的险峻,诗人在霜冻清晨游览此地。一根拐杖伴着他走在绝壁之上,俯瞰着万丈洪流,内心感到无比震撼。脚步刚踏上这片土地,他竟怀疑自己身处梦境,而回头望去时,心中涌起愁苦。虽然身处险境,却无力为国效劳,忠孝的情怀让他感到羞愧。
诗中提到的“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观念,强调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庭的孝顺。在陆游的生平中,他因战乱而未能实现报国之志,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了国家的多次战乱,创作了大量诗词,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陆游深感国难,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无能为力的自责。
《再过龙洞阁》是陆游在游览龙门道时的感悟与反思,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龙门道的险峻和清冷,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用“一筇缘绝壁,万仞俯洪流”描绘出他在悬崖边缘俯瞰奔流不息的河水,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第三句“著脚初疑梦”反映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震撼与迷茫,仿佛置身于梦中,而“回头始欲愁”则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深切思考与忧愁。最后两句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对国家的忠诚,尽管身处险境,然而对国家的贡献却感到无能为力,忠孝的情怀让他倍感羞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与责任的深刻反思,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个人无力的悲哀,表达了深厚的忠孝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万仞”指的是:
诗人为什么感到“羞”?
诗中提到的“龙门道”象征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陆游及其诗作的文化背景与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