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19
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
爱此绿树村,舍棹度小岭。
路穷忽披豁,怳然得异境,
苍玉立万峰,清镜渺千顷。
更为西南行,聊破春昼永。
遥看秀邃处,疑足事幽屏。
一崦果可人,奇石插碧井,
锵鸣若环佩,其味复甘冷。
徘徊不忍去,照我须鬓影。
须臾日穿林,井面光炯炯。
古今胜绝意,正用一笑领。
安得绝世喧,於兹慕箕颍。
我行走在湖中,没有特定的目的,悠然自得地划着小船。
我爱这绿树成荫的村庄,舍弃船桨,越过小山岭。
路途的尽头忽然开阔,恍惚间进入了一个异样的境地,
苍翠的山峰如玉立于万重之中,清澈的湖面恍若无边的镜子。
我继续向西南行,聊胜于无地打破这春日的漫长。
远远望去,隐约看到秀美而幽深的地方,似乎可以在那里探寻隐秘的风景。
一座山峰果然适合人居,奇石矗立在碧绿的池井旁,
叮当作响如环佩,其味又是甘甜而清冷。
我徘徊不忍离去,阳光照在我须发的影子上。
片刻之间,阳光透过树林,井面闪烁着光辉。
古今绝美的意境,尽在一笑之间。
何以能得无世的喧嚣,唯有在此向箕颍(古代隐士)致敬。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观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历史背景下,诗中的宁静与美好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这首诗写游湖中的诸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开头两句“我行无所诣,悠扬信舴艋”便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求名利,只求心灵的自由与安宁。接下来的描绘,诗人借助“绿树村”和“小岭”等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遇到“路穷忽披豁”,从而进入一个奇境,突显出自然的神秘与美丽。此时的心境也随之变化,从之前的悠闲逐渐转向一种对美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锵鸣若环佩,其味复甘冷”这一句,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通过听觉和味觉的双重感受,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最后,诗人感叹“安得绝世喧,於兹慕箕颍”,既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是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心怀自然的哲学,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苍玉立万峰”比喻山的青翠)、拟人(“阳光照在我须鬓影”),对仗(如“清镜渺千顷”与“锵鸣若环佩”),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诗歌的中心思想主要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世事沧桑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诗中“我行无所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忙碌
b) 悠闲
c) 迷茫
答案:b) 悠闲
“路穷忽披豁”中的“披豁”是什么意思?
a) 复杂
b) 开阔
c) 隐秘
答案:b) 开阔
诗中提到的“安得绝世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渴望喧闹
b) 向往宁静
c) 忍受孤独
答案:b) 向往宁静
推荐阅读与研究陆游及其作品,帮助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