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54:11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作者: 姜夔 〔宋代〕
垂杨风雨小楼寒,
宋玉秋词不忍看。
万里青山无处隐,
可怜投老客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雨天,垂柳在风雨中摇曳,令人感到凄清。诗人提到宋玉的秋词,内心感到难以忍受的悲伤。纵然眼前万里青山,但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却无处可去,只能感叹自己在长安的孤独与衰老。
作者介绍: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沙,晚号清白居士,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和音乐家。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身处临安(今杭州)时,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因年老而生的孤独感。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垂杨风雨小楼寒”描绘了一幅寒冷阴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接下来的“宋玉秋词不忍看”,则通过提到宋玉的悲伤诗篇,进一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悲伤。宋玉的秋词常常蕴含着浓厚的哀愁,这里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
第三句“万里青山无处隐”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慨,虽有青山万里,但心中所感受到的是无处可归的孤独。最后一句“可怜投老客长安”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将自己的老去与长安这座繁华都市的对比,突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孤独和衰老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姜夔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汉代
B. 唐代
C. 战国
D. 宋代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了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自然之美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