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1:54
望汉月(平调)
柳永 〔宋代〕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作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却偏偏是圆也有缺。
就像年轻人在洞房里,短暂的欢聚之后又要分别。
在小楼的栏杆边,正是去年这个时候。
千里之外的清光依旧,然而漫长的夜晚却令人厌倦,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已断绝。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耽古,宋代著名词人,以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著称。他的词往往表达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的感受,语言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宋代,正值柳永在北方生活时期。此时社会动荡,个人情感与家庭团圆的渴望成为了许多文人的共同心声。
《望汉月》通过明月这一意象,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离别之苦和对团圆的渴望。诗中反复提到的“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象,它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团圆与思念。诗的开头以“明月”三字重复,强调了月亮的明亮和作者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人用“争奈作圆还缺”来表达内心的无奈与遗憾,轮回的月亮如同人生的聚散离合,充满了哲理。
诗中提到“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将新婚的欢乐与即将到来的离别相对比,体现出对短暂幸福的惋惜。接下来的“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则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时光荏苒,唯有月光依旧,令他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的“奈夜永厌厌人绝”,更是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漫长的夜晚与无尽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深切的无奈与哀愁。整首词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充分表现了离愁别绪,展现了柳永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团圆的渴望与离别的痛苦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孤独的无奈。
诗词测试:
《望汉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柳永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明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健康
C. 团圆与思念
D. 朋友
“奈夜永厌厌人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孤独
C. 愤怒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柳永与李白的月亮意象都充满了思念之情,但柳永更侧重于离愁别绪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坦然,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