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长亭怨慢·和忍盦春尽书怀之作,即题春蛰吟后》

时间: 2025-05-13 06:49:06

诗句

漫回首、东华尘土。

采笔零星,赋秋如许。

病酒寒欺,梦中呜咽向春语。

蝶昏莺晓,僝僽损,风和雨。

苑柳不成眠,却化作、天涯飞絮。

迟暮。

恨芬菲世界,刬地乱红无数。

分香瘦减,问谁遣、欢盟轻误。

凝望眼、绣幕深深,想依旧、玉京眉妩。

待诉与相思,弹入钿筝哀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6:49:06

原文展示:

《长亭怨慢·和忍盦春尽书怀之作,即题春蛰吟后》
作者: 吴昌绶

漫回首东华尘土。采笔零星,赋秋如许。病酒寒欺,梦中呜咽向春语。蝶昏莺晓,僝僽损,风和雨。苑柳不成眠,却化作天涯飞絮。迟暮。恨芬菲世界,刬地乱红无数。分香瘦减,问谁遣欢盟轻误。凝望眼绣幕深深,想依旧玉京眉妩。待诉与相思,弹入钿筝哀柱。


白话文翻译:

漫回首,东华的尘土已满,手握笔头,零零星星地写下秋天的种种。病酒的寒意侵袭,梦中呜咽向春天倾诉。蝴蝶在昏黄的夜晚和黄莺在清晨,似乎也受到风雨的摧残。苑边的柳树无法入眠,竟化作天涯的飞絮。已过迟暮,心中恨这芬芳的世界,满地的红花错落不齐。香料瘦弱减少,问谁让欢盟轻易错失?凝望那深深的绣幕,想起昔日玉京的美眉。待要诉说思慕之情,便弹入钿筝,发出哀伤的音符。


注释:

  • 东华: 指的是东华山,象征着故乡或往事。
  • 采笔: 拿起笔来写作。
  • 病酒寒欺: 指因饮酒而感到寒冷,形容身体的疲惫。
  • 蝶昏莺晓: 蝴蝶在黄昏时分,黄莺在清晨飞舞,描绘出自然景色的变幻。
  • 苑柳: 园中的柳树,象征着柔美和思念。
  • 钿筝: 一种乐器,形象地表达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玉京”是指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美好的回忆;“分香”是指香气的散发,暗示着往昔的美好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昌绶(1744-1805),字仲明,号忻斋,晚号忍盦,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怀,语言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尽之际,诗人透过对春天的回忆与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心中思念的无奈与哀伤。


诗歌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充分展示了吴昌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讲究,如“东华尘土”与“苑柳不成眠”相互呼应,构成了一幅关于时光流逝与思念的画面。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春天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惋惜。

此外,诗中的“病酒寒欺”和“梦中呜咽”不仅描绘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更是心灵孤寂的写照,深沉而动人。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描写,诗人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共鸣感。

“恨芬菲世界,刬地乱红无数”一句,表现了对世事繁杂的无奈与无力感。诗人在感伤之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最后的“待诉与相思,弹入钿筝哀柱”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思念之情的复杂与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漫回首东华尘土: 回首往昔,满眼尘埃,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采笔零星,赋秋如许: 描述写作状态,似乎在写秋天的景象与情感。
  • 病酒寒欺,梦中呜咽向春语: 生活的艰辛与梦中对春天的渴望交织。
  • 蝶昏莺晓,僝僽损,风和雨: 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动荡不安。
  • 苑柳不成眠,却化作天涯飞絮: 对柳树的描写,象征思念的无尽与漂泊。
  • 迟暮。恨芬菲世界,刬地乱红无数: 表达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
  • 分香瘦减,问谁遣欢盟轻误: 反思往昔的误会与失落。
  • 凝望眼绣幕深深,想依旧玉京眉妩: 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 待诉与相思,弹入钿筝哀柱: 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苑柳不成眠”比喻思念的无法释怀。
  • 拟人: “蝶昏莺晓”让自然界的人物化,增加情感的厚度。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现实纷扰的深刻反思。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个人的无奈,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华: 代表故乡或过往的美好记忆。
  • :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代表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 : 代表柔情与思念。
  • 钿筝: 音乐的象征,代表情感的寄托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漫回首东华尘土”中的“东华”指的是哪种象征?

    • A. 生命的希望
    • B. 过往的美好
    • C. 现实的纷扰
  2. “病酒寒欺”中的“病酒”意在表达什么?

    • A. 饮酒的快乐
    • B. 身体的虚弱与无奈
    • C. 对酒的喜爱
  3. 诗中提到的“钿筝”象征什么?

    • A. 思念之情的寄托
    • B. 生活的乐趣
    • C. 音乐的欢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吴昌绶的《长亭怨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吴昌绶更加强调对现实的无奈,而李清照则多了一份对爱情的忧伤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吴昌绶传》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寄崔万芳夔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其寺贼所焚) 寒栖子歌(曾居庐山,欲有事罗浮之行) 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 出游 赠乌程李明府伯宜沈兵曹仲昌 喜昼公寻山回相遇联句一首 远意联句 湖南草堂读书招李少府 九日同卢使君幼平吴兴郊外送李司仓赴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孝弟力田 遗风余思 废教弃制 解衣般礴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巾字旁的字 盘坳 靑字旁的字 高级中学 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发燥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刀光剑影 西窗剪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