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03
长亭怨慢 春寒
作者:王易 〔清代〕
又正是春初时节。院落沈沈,房栊寒怯。苦恨而今,东皇车骑尚迟发。春回已久,怎不使春光泄。春直恁无情,又何必望来如渴。呜咽,听寒鸦点点,似恨夜来微雪。冬衣敝矣,曾未识几时修缀。最怕是已到花期,但对酒无花堪折。待欲问春时,春不见人休说。
如今正值春初的时节,庭院显得沉寂,房间里寒气逼人。我苦恨如今,东皇的车马却迟迟未到。春天已经回归很久,为什么春光仍不显露?春天如此无情,又何必对它的到来如此渴望?呜咽着,听那寒鸦点点,似乎怨恨昨夜微雪的纷飞。冬衣已破,曾几何时未曾修补。最怕的是花期已到,却没有花可供对酒而酌。想要问春天的时候,春天却没有人来应答。
王易,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春寒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人们在季节更替中的复杂情感。
《长亭怨慢 春寒》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初时节的寒冷与凄凉。全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开篇“又正是春初时节”便设定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紧接着通过“院落沈沈,房栊寒怯”描绘出一种冷清与孤寂的氛围,仿佛春天的到来并未带来温暖,反而令人感到失落。作者用“东皇车骑尚迟发”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
诗中多次提及“春”,却又在“春直恁无情”中表达出对春天冷漠的失望,这种情感的反差让整个诗篇更具张力。尤其是“呜咽,听寒鸦点点,似恨夜来微雪”,通过寒鸦的啼鸣与夜雪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大自然也在为春的迟到而感到惋惜。
最后,诗中“待欲问春时,春不见人休说”一句,似乎是对春天的无声控诉,表现了人对生命美好的渴望与对现实无情的感叹,整首诗在感情上达到了高潮,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春寒中人们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寒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中“东皇车骑”指代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呜咽,听寒鸦点点”中的“寒鸦”象征着?
A. 生机
B. 凄凉
C. 快乐
D. 热闹
诗人对春天的感情是?
A. 渴望与期待
B. 喜悦与满足
C. 失望与无奈
D. 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