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调歌头 其二》

时间: 2025-05-18 17:10:27

诗句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7:10:27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其二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白话文翻译:

白天像箭一样飞逝,明智的人珍惜有限的阴影。
问你何苦,长久抱有冰炭相容的名利之心。
渴望封侯升官,侥幸进入三岛成仙,不死也能解燃眉之急。
听那百年流传的曲子,三次叹息中还有遗留的音韵。
和良朋相聚,遇到美景,酒杯频频斟满。
往昔的人们已经不在,松下泉边的情景再也无法与今日相比。
幸好遇到重阳佳节,高处的红萸和黄菊,正好去寻醉的乡愁。
渐渐地飞鸿消失,千古的情怀共同消散。

注释:

  • 白日:太阳,指时间的流逝。
  • 达者:聪明的人,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 冰炭:比喻矛盾、对立的事物。
  • 冀望:希望、期望。
  • 封侯:封官晋爵,指追求名利地位。
  • 三岛:传说中的长生不老的地方。
  • 烧金:指财富的消耗或追求。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节日,象征长寿和团圆,常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飞鸿:常用来比喻离别或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借由重阳佳节的欢聚,表达对人生、名利以及友谊的思考。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其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诗作。开篇以“白日去如箭”来描绘时间的飞逝,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人在此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尤其是聪明之人更应珍惜有限的阴影时光,避免被名利所累。接着,诗人通过对“冰炭”的比喻,深刻揭示了人心的矛盾,反映了追求名利的痛苦与挣扎。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展现了人们对权势与长生的渴望,然而这些追求却往往伴随着对时间的无情消耗。细腻的情感在“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中愈发显露,百年流传的曲调不禁让人感叹往事如烟,时光的流逝带走了多少欢愉与遗憾。

在佳节重阳,诗人与良朋相聚,饮酒作乐,追忆往昔,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谊。最后以“千古共销魂”作结,既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思索,传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日去如箭”:时间过得飞快,提醒人们珍惜。
    • “达者惜分阴”:聪明人知道如何珍惜有限的时间。
    • “问君何苦”:质问对名利的执着何苦。
    • “冰炭利名心”:矛盾的心理状态,追求名利的痛苦。
    • “冀望封侯一品”:渴望提升地位,反映人心的欲望。
    • “侥倖升仙三岛”:对长生的幻想,暗示人生的无奈。
    •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回忆往昔的美好,感叹时光的流逝。
    •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描绘愉快的聚会场景。
    • “昔人已矣”: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 “幸遇重阳佳节”:庆祝传统节日,寻求快乐。
    • “澹澹飞鸿没”: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冰炭象征内心的矛盾。
    • 对仗:如“会良朋,逢美景”,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时间、名利、友谊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人与事。

意象分析:

  • 白日:象征时间,流逝的生命。
  • 冰炭:代表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三岛:传说中的理想境地,象征对永生的渴望。
  • 红萸黄菊:重阳节的象征,代表长寿与团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日去如箭”意指什么?

    • A. 时间过得很慢
    • B. 时间飞逝
    • C. 时间停滞
  2. “冀望封侯一品”中的“封侯”指的是:

    • A. 追求财富
    • B. 追求名利地位
    • C. 追求长生
  3. 诗中提到的“重阳佳节”主要是:

    • A. 追忆往事
    • B. 庆祝长寿
    • C.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朱敦儒的《水调歌头 其二》均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但李白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而朱敦儒则更关注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社会的观察。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日十二首 夏日七首 夏日七首 夏日七首 夏日七首 夏日二首 下崿岭 下春风岭 暇日六咏其五{龟}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种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下无双 族人炊 鸟字旁的字 群起攻之 宝珠市饼 卜字旁的字 娘舅 士字旁的字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脱化 丶字旁的字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鼓字旁的字 冷心冷面 难解难分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包含喊的成语 康熙字典五行属土的字大全_属土汉字解析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包含姊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