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39:36
作者: 汪莘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荆楚岁时,念自古登临风俗。
休更道桓家车骑,谢家丝竹。
不觉吹将头上帽,可来共采篱边菊。
叹如今,重九有何人,相追逐。
穷处士,枯如木。
贤太守,温如玉。
遣厨人馈酒,廪人馈粟。
欲寄唐虞无限意,离骚都是相思曲。
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
荆楚的传统节日,我想起了古代的登高风俗。
不必再提桓家名门的车马,谢家乐器的盛宴。
不知不觉间,风吹动了我的帽子,何不一同去采摘篱边的菊花呢?
感叹如今,重阳节上又有谁能相聚欢庆?
穷困的士人,像枯木般无趣。
贤明的太守,温文尔雅如玉。
他派厨子送酒,仓库里的粮食也送来。
我想寄托唐虞时代的无限思绪,离骚中的情感也不过是相思之曲。
然而这时,只有几只寒蝴蝶仍在飞舞,秋天的光景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作者介绍: 汪莘,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细腻,常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交织的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重阳节,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登高习俗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社会人情淡漠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这首《满江红·荆楚岁时》以浓厚的怀古情绪为主线,通过对荆楚地区节日传统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开篇提及的登高风俗,迅速把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又充满历史感的场景中,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代社会人情冷淡的无奈叹息。诗中“重九有何人,相追逐”一句,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渴望与人情疏离的对比,透露出作者的孤独感。
在形式上,汪莘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通过描绘穷处士与贤太守的对比,突显了社会的阶级差异与人情冷暖。结尾的“奈两三寒蝶尚于飞,秋光促”则巧妙地用自然景象来映射人事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古代风俗的怀念与对现代人情的失落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融入了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节日与“重九”相对应?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诗中提到的“贤太守”形容的是哪个特征?
A. 富有
B. 温和
C. 勇敢
D. 聪明
“奈两三寒蝶尚于飞”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愤怒
D. 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