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34:47
满江红 其五
松杏山河,听奏凯铙歌未歇。早忘却潢池鼎沸,昆岗火烈。争道此乡多宝玉,但闻今夕谈风月。把沉沦,十四载遗黎,无关切。羽折轴,汤沃雪。师百万,俱湮灭。看东征锜斧,哀哉破缺。却是于思甘弃甲,不劳漂杵惊流血。者因缘,播种属阿谁,口衔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描绘了壮丽河山与凯歌声中的沉重反思。诗人提到曾经的盛况已然成为过去,如今的繁华只是表面的风月,再也无法掩盖沉沦的事实。十四年的苦难与牺牲已不再被人重视。诗中提及的“羽折轴”与“汤沃雪”传达了无数人的牺牲与灭亡。最后,诗人质问:这一切的因缘究竟归属谁,让人思考责任与未来。
作者介绍:许宝蘅,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多次社会动荡。他的诗作多为抒发家国情怀、反思历史,风格豪放而又深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惨痛,内心充满悲愤与忧虑,借用古典韵律表达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反思。
这首《满江红》不仅是对国家动荡的控诉,更是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人在描绘壮丽山河时,透出的是无奈的悲哀。开篇的“松杏山河”与“凯铙歌未歇”展现了曾经的辉煌与喜悦,但随即转入“潢池鼎沸”的对比,揭示了如潮水般涌来的苦难。诗人用“十四载遗黎”来表现人民经历的苦难与无奈,十四年象征着漫长而痛苦的岁月,遗留下来的不仅是历史的伤痛,还有无数未曾被重视的生命。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以“羽折轴,汤沃雪”形象化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灭亡与无情,白话中所传达的“鲜血”的流淌,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深刻警醒。诗尾的“口衔阙”更是引人深思,责任与未来的重担如影随形,令人不得不反思当下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选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反映了历史的教训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凯铙”象征什么?
A. 战败
B. 胜利
C. 逃避
D. 无奈
“十四载遗黎”指的是哪种情况?
A. 生命的延续
B. 战争的苦难
C. 自然的美好
D. 人民的欢乐
诗中“羽折轴”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国家繁荣
B. 战争的惨烈
C. 个人的选择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深入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