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11:49
季招归,崔护老。此境此生了。 惜惜师师,终逊个人好。 赁来旧巷楼栖,药炉经拂, 要閒煞灯昏钟晓。 事难料。倘然卖婢牵萝, 空谷托孤抱。 踏遍春山,那是断肠草。 何如辽海归来,楚云大去。 剩一阕绛唇悲调。
季招回来了,崔护也渐渐老去,这样的境况,这一生就这样了。 可惜了师师,终究比不上个人的好。 在老旧的巷子里租住,药炉的烟雾轻轻拂过, 悠闲地度过灯昏钟晓的时光。 事情难以预料,假如卖了婢女牵着藤萝, 在空谷中托孤而抱。 走遍春山,那都是令人断肠的草。 不如辽海归来,楚云已经远去。 剩下的只有一阕悲伤的曲调。
姚燮(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与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祝英台近 其二十三 并序》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季节变换、人物老去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起初,诗人提到熟悉的人物,季招与崔护,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相互依赖。紧接着,诗人唏嘘师师的美好,但又感叹于个人情感的不可得,进一步深化了诗意。
在空间的描绘上,旧巷、药炉、灯昏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凋零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尽管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诗人却通过“踏遍春山”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最终回归现实,表现了一种深深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深思。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灯昏钟晓”对仗工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宁静。同时,诗人通过意象描绘,如“春山”、“断肠草”,寄托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生苦痛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表现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传达了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崔护”是指?
A. 一位文人
B. 一种植物
C. 一种药材
填空题:诗中“踏遍春山,那是__草”中的空缺应该填入什么?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完全乐观。(对/错)
可以将姚燮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声声慢》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但姚燮的诗更倾向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爱情的缠绵与执着。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