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35:04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隔溪村,临水店,行处误偏好。
趁寺寻钟,钟响冷于瀑。
粉梅才绽些儿,被谁烘坼,算晴色朝来逾峭。
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空潭剧幽窅。
小憩经房,无言只微笑。
此时正定吟魂,浦禽多事,又踏折一枝烟筱。
隔着溪流是一个村庄,临近水边的小店,走到这里偏偏觉得特别好。
趁着去寺庙寻钟声,钟声在瀑布旁显得更加清冷。
刚刚绽放的粉梅花,究竟是谁在烘焙它,算是今晨的晴色比早晨更显峭拔。
乱帆已无影踪,一半消失在烟雾中,空潭深邃幽静。
小憩在经房,无言之中只微微一笑。
此时正是吟咏之魂,河边的鸟儿纷扰不已,又踏下了一枝烟筱。
陈维崧(约1626-约1685),名维崧,字梦阮,号石头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小令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写于春游之际,诗人游览山水,留连寺庙,抒发了游玩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祝英台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游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描绘了隔溪村和水边的小店,带着一种悠闲的气息。接着,诗人寻钟声而至寺庙,钟声与瀑布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粉梅刚绽,意象生动,暗示春天的到来,诗人对生命的欣喜若狂。
“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描绘了船只的消失,象征生活的变幻无常。空潭的幽静与小憩经房的微笑,传递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渗透了诗人内心宁静的情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思。
隔溪村,临水店,行处误偏好。
描述了诗人游览时的环境,表现出一种偶然的美好体验。
趁寺寻钟,钟响冷于瀑。
诗人寻求钟声,钟声在自然环境中显得更加清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粉梅才绽些儿,被谁烘坼,算晴色朝来逾峭。
粉梅的绽放象征春天的生机,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乱帆杳。一半消入烟中,空潭剧幽窅。
描述了船只的消失,象征着人生的无常,空潭的幽深则反映了内心的宁静。
小憩经房,无言只微笑。
诗人小憩时的无言之笑,表达了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领悟。
此时正定吟魂,浦禽多事,又踏折一枝烟筱。
诗人将吟咏与自然相结合,意象生动,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粉梅”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答案:B
“乱帆杳”描述了什么意象?
A. 船只的安静 B. 船只的消失 C. 船只的盛行
答案:B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热爱与思考 C. 怨恨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