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7:40
欲采蘋花三月暮,茫茫一水遥通。
溯洄冥想浪千重。却怜今夕,斜月正朦胧。
草露漙漙沾素履,远滩唯见青枫。
瑶台偃蹇蜃云中。褰裳待往,窥影有蛟龙。
在三月的黄昏,我想去采摘蘋花,
眼前是一片茫茫的水面,延展得无边无际。
逆流而上,心中冥想着千重的浪潮。
今夜的斜月,正朦胧如幻,让我怜惜。
草上的露珠闪烁,沾湿了我的素履,
远处的滩涂上,只见青翠的枫树。
瑶台上的蜃气在云中懒散地依偎,
我轻轻提起裙裳,准备前行,想要窥视那蛟龙的影子。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著名诗人,善于运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现代情感,作品多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人在创作中,结合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与对自然的观察。
《临江仙 其三 有赠》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水、草、月、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同时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开头的“欲采蘋花三月暮”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黄昏,意境深远,令人神往。
接着,通过“茫茫一水遥通”,诗人描绘了水面无边的广阔,仿佛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梦想的追寻。此时,诗人又引入“溯洄冥想浪千重”的意象,暗示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感伤与追溯的情绪。
“却怜今夕,斜月正朦胧”一句,描绘了月光下的朦胧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基调。诗人在此处既表达了对美好时刻的珍惜,也包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最后两句“瑶台偃蹇蜃云中,褰裳待往,窥影有蛟龙”则将自然与神秘结合,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力量。整体来看,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理想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蘋花”代表什么?
填空题:诗中“今夕,斜月正__”中的空白应填入什么字?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