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2:4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2:44:27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西畴前日尘作雾,
南村今日波生路。
云子从来疏广文,
冲雨学稼当辞勤。
农言秧好殊胜麦,
其如绿针未堪吃。
吾生十指不拈泥,
毛锥便得傲蓑衣。
只愿边头长无事,
扡耒耕云且吾志。
不愁官马送还官,
借牛骑归不用鞍。
在西边的田畴,前日的尘土如雾般弥漫,今天南村的小路上波光粼粼。云彩从来都稀疏而广阔,冲雨学着播种的农夫更应勤奋。农人说秧苗的长势要比麦子好,那样的绿苗如同针尖般细小还不能吃。我一生的十个手指不沾泥土,毛锥却能让我傲然穿着蓑衣。只希望田边的事情长久无忧,耕耘在云中也是我心中的志向。不担心官马送我归官,骑着牛回去也不用鞍具。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描摹乡村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杨万里对农田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生活在南宋时期,战乱频仍,民众苦难,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和农作的情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生动地描绘了田野的雾气、村庄的小路、云彩的形态等,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农人的辛勤。首联“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天之间的自然变化,既有视觉的冲击力,也引发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农言秧好殊胜麦”,不仅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知识,也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与期待。接下来的“吾生十指不拈泥”则表现了诗人自身的生活状态,他虽未亲自耕作,却心系田园,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整首诗既有对乡野的热爱,也流露出一种哲理,即对生活的淡然与自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他对农事的关注与理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南村今日波生路”,这里的“波”指的是什么?
A. 水的波动
B. 风的吹动
C. 天空的云彩
D. 田里的稻谷
杨万里生活在什么时期?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吾生十指不拈泥”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对农业的漠视
B. 对田园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D. 对自然的无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