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18: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8:01:01
三径荒芜岂邃居,
鸟巢鱼窟更安如。
逢人只合长缄口,
避客终当讳读书。
船入竹中聊断问,
兰生道上亦妨锄。
从今玩世休希阮,
一唱猖狂计尚疏。
这三条小径荒废了,哪里还有雅致的居所呢?
鸟巢和鱼窟倒是更显安宁。
见到人时只应默默无言,
避开客人时更要忌讳读书。
船只驶入竹林中,随便问个事情,
路边的兰花也怕被锄草。
从今往后,我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即便是猖狂的表现也只算是稀松平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阮籍: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放荡不羁的个性著称,常被用来指代一种洒脱、随性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余佑,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诗风崇尚自然,常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个人隐居的时刻,诗人感受到世俗的纷扰与喧嚣,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交往的厌倦。
《偶感》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世俗交往的反思。开篇以“荒芜”之景引入,显示出环境的荒凉与内心的孤寂。这种对比不仅勾勒出诗人所处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无奈与失望。接着,诗人提到鸟巢和鱼窟,暗示在自然中寻求安宁的理想,体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心之归属的关系。
在“逢人只合长缄口,避客终当讳读书”中,诗人强调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表明对世俗交往的拒绝和对知识的珍视。此处的“缄口”和“讳读”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外界的防备,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守护。后半部分提到的“船入竹中聊断问,兰生道上亦妨锄”,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思考,显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最终,诗人以“从今玩世休希阮”作结,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放弃,展现了他洒脱而不羁的生活态度。这种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矛盾。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洪流中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交往的拒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偶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鸟巢鱼窟”代表了什么?
存在于诗中“从今玩世休希阮”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偶感》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