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8:0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8:02:13
作者: 郑丹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律历千年会,车书万里同。
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
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
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千年变迁中人们的交往如同车马和书信一样频繁。曾经的辉煌日子仿佛是常在的阳光,不曾想会厌倦这风景。疆域的惨淡和古城的毁灭,曾经的战功如今都已成为空谈。纵观山河,虽依旧壮丽,今夜却只剩无尽的空虚。
作者介绍: 郑丹,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国家兴亡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对唐朝盛世的回顾与感慨中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时局的忧虑。
《明皇帝挽歌》是一首饱含历史沧桑感的诗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描绘,表现出对逝去繁华的惋惜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中开篇以“律历千年会”引出历史的长河,接着用“车书万里同”描绘了古代交通发达的景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但随之而来的“固期常戴日,岂意厌观风”却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代的怀念与失落,反映出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地惨新疆理,城摧旧战功”则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惨痛及对过往辉煌的沉痛回忆。最后一句“山河万古壮,今夕尽归空”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祖国的山河依旧壮丽,但一切辉煌都已成为虚无,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空寂。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由美好到失落,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强调了辉煌与空虚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车书”象征什么?
A. 交通与信息
B. 战争与征服
C. 自然与风景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悲伤与惋惜
C. 轻松
“山河万古壮”的意思是?
A. 山河永远壮丽
B. 山河已经荒废
C. 山河无法恢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