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3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31:49
赠柔之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在寒冷的冬天回到故乡,正值新年来临时与京城告别。
我自恨在风尘中生活,常常远远地看着那里的花。
碧绿的帷幔还在阳光下闪烁,红颜的女子无须再叹息。
嫁给了那浮云般的丈夫,能相随在一起就是家了。
元稹(779-831),字微之,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称为“元白”。他以诗歌、散文和小说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
《赠柔之》写于元稹与其妻子柔之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对家庭的感慨。元稹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表现深情厚意。
《赠柔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穷冬的寒冷,映衬出他在故乡与京华的分别,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作者自责在风尘中久居,眼中常常是远方的花朵,似乎在渴望着美好的事物。这种思绪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诗的后两句通过“碧幢”和“红粉”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嫁给了一个如浮云般的丈夫,但作者认为相互陪伴就是幸福的家。这样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简单幸福的珍惜,体现了元稹对家庭、爱情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用词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对比乡土与京华、寒冷与温暖、孤独与陪伴,深化了诗的主题,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庭和爱情的珍视。在面对生活的风尘与孤独时,诗人仍然相信相伴的力量,认为只要与爱人相随,即便生活不完美,依然是幸福的。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家庭与爱情的重视。
诗中“穷冬”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D. 秋季
“浮云婿”比喻什么?
A. 朋友
B. 丈夫
C. 亲人
D. 同事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思念与珍惜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