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40
忆昨钟山来,君亦湓浦去。
今年赴湓浦,钟山复君住。
出处每相似,屡触众狙怒。
毁誉久自定,子贤吾亦庶。
我回忆起去年你从钟山而来,而你也从湓浦而去。今年你要去湓浦,我在钟山再次等待你。我们之间的出处总是相似,屡屡引起众人的嫉恨与愤怒。对于毁誉之事我早已心中有数,而你是贤良之人,我也只是庸常之辈。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显示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观察。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为题材,展现出浓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赵德庄之间的交游过程中,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相聚和对未来的期盼,体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去年的相聚与今年的别离,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以“忆昨”引入,勾起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仿佛在诉说着两人间的默契与情谊。接下来的两句则以“今年赴湓浦”作出铺垫,暗示友人的行程,同时也表现出对重聚的期待与渴望。
诗中提到的“出处每相似”,不仅是对两人身份的认同,也是对彼此经历的理解,体现出深厚的人际关系。然而,随之而来的“屡触众狙怒”彰显了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暗示着在友谊之中也难免受到外界的非议和嫉妒。最后两句将情感升华,作者自谦地将自己与友人做对比,表达了对友人贤良才德的赞美,也反映出自己在生活中无奈的庸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且细腻,既有对友谊的珍惜,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邃而厚重的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友情的珍惜与对人生苦乐的感叹。通过描绘友人之间的相聚与离别,反映出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钟山”代表了什么?
A. 友谊的理想
B. 个人的庸常
C. 生活的烦恼
“屡触众狙怒”中的“狙”指代什么?
A. 朋友
B. 社会的嫉妒者
C. 自己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友谊的珍惜与人生的感慨
B. 个人的成功与失败
C. 自然的景物描写
《赠友人》:王维的诗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表现出相似的情感基调,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则以更为豪放的笔调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惜别,风格上更加奔放,情感更为高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