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9:19
汀州塔下寺 作者: 谢一夔 〔明代〕
塔下重来二十秋,长廊未步泪先流。 当年曾此奔丧去,今日那堪衣锦游。 云树悲风空飒飒,夕阳流水自悠悠。 傍人啧啧夸荣耀,谁识予心万斛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时隔二十年再次来到汀州塔下的感慨。长长的廊道上,我还未走几步,眼泪已经流下。当年我曾在此奔丧而去,而今却身着华服游玩,心中却难以承受。云树间悲风呼啸,夕阳下的流水显得悠然自得。周围的人们纷纷赞美我的荣耀,谁能理解我心中满满的愁苦呢?
谢一夔(约1580-1645),明代诗人,字君诚,号拙斋,江西汀州人,工诗文,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作于诗人二十年后再次来到汀州塔下之时,正值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此地曾经历过丧父之痛,如今却身处华服之中,内心却充满了忧伤与愁苦。
《汀州塔下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体现了深厚的思乡与对往昔的追忆。诗人以“塔下重来二十秋”开篇,勾勒出时间的流逝,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记忆的场景。长廊未步,泪水先流,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愁苦。
接下来的“当年曾此奔丧去”一句,鲜明地对比了过去与现在。奔丧的悲痛与如今的“衣锦游”形成强烈的反差,突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多舛。诗人面对周围人的赞美与荣耀,心中却藏着“万斛愁”,无形中传达出对外界表象的冷漠与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坚持。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摹,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既美又悲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揭示了人生的苦乐交织,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中提到的“重来”是指什么?
A. 再次回到塔下
B. 回忆过去
C. 参加庆祝活动
答案:A
诗人当年在此地奔丧,今天却身着什么游玩?
A. 旧衣服
B. 华丽衣服
C. 朴素衣服
答案:B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激昂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