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0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00:24
兜率寺
作者:边中宝 〔清代〕
清磬声声彻,悠然夜未分。
山高迟见月,竹密静留云。
色相岩间石,空明水面纹。
立身尘坌外,思共鹤猿群。
清晨的磬声响彻,悠然间夜色尚未消散。
高山上月亮才慢慢显现,密密的竹林静静地留下云朵。
颜色映照在岩石之间,水面上波纹空灵明亮。
站在尘世之外,我思念那与鹤和猿为伴的日子。
作者介绍:边中宝,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受传统文化熏陶,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边中宝在兜率寺的游览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兜率寺》是边中宝以清音磬声开篇,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超脱的心境。诗中“清磬声声彻”一句,开宗明义,点明了寺庙的氛围,磬声如水,荡涤心灵,令人倍感清幽。接下来的“山高迟见月”,则通过描写高山和月亮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神秘。而“竹密静留云”更是把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空间,竹林的密集让人感到一种安详和静谧。
在后两句中,诗人将视线转向水面,映射出“色相岩间石,空明水面纹”,水面的波纹清晰而空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最后一句“立身尘坌外,思共鹤猿群”,则是诗人对自我境界的追求与思考,表明了他希望超脱尘世、与自然生灵为伴的愿望。
整首诗以山水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表现了作者追求宁静与和谐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超脱,表现了作者渴望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清磬声声彻”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山高迟见月”中,高山的作用是什么?
诗人希望与哪些动物为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